偏偏宠爱: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

副标题: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

时间:2021-06-20 09:31:3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中国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也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

  宋徽宗(公元1101—1126年在位)平日酷好工艺器皿。一次,他得到十只玲珑剔透的胆形玻璃瓶,觉得不算精致,为了增加其观赏价值,便将它们交付一个太监,要他督促工匠把瓶子里面镀上金粉。

  工匠们见了,都束手无策,对太监说:“要想在瓶里镀上金,必须用烧红的铁篦熨烙,才能妥贴。可是瓶子口小腹大,铁篦难以进入,而且这种玻璃瓶又薄又脆,即使铁篦能伸进也难以作业,硬要敲击,瓶儿必破无疑。”太监只好把十只瓶子暂时放在箱子里。

  过了几天,他到街市的店铺溜达,忽然看见一位锡工在店里扣陶器,那手艺十分精巧,太监想:“何不拿一只瓶子让他试试?”一会儿,太监回宫拿了瓶子给锡工道:“请用金子把这瓶里镀贴好。”锡工看也不看,让他明天来取。第二天,太监去取货,那只瓶子果然成了金光闪闪的了。太监大喜过望,说:“看来,你的手艺可称一绝,水平远远超过宫里的工匠。”

  太监高高兴兴地带着锡工进宫,并将此事奏明宋徽宗。徽宗见一只胆形瓶已按要求镀了金,正赞不绝口地玩赏着哩,听说是宫外一个高明的锡匠干的活,便亲自来到后苑,还传令宫内所有工匠都到庭列队观摩。

  那个锡工见皇帝亲临观赏,不敢马虎,独自用特别榔头敲击小金块,直至锻成像纸那样又薄又匀的金纸,把它紧紧地裹包在瓶外。那些内心不服的宫内工匠,顿时哄笑道:“像这样的敲击,锻制金纸,谁人不会啊?”那个锡工也不答话,将裹在瓶上的金纸轻轻地剥下,小心地夹在银筷上,再将它插入瓶中,又适当放进一些水银,把瓶口盖住,持着瓶儿上下左右晃动。过了半个时辰,锡工将瓶儿传示给众人,嘿,那金纸竟妥妥贴贴地附粘于瓶里内壁,完全没有什么缝隙。他用小指甲把瓶颈内壁的金纸捺压匀称平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候,工匠们才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看呆了。

  徽宗惊奇地问道:“你怎么晓得用这种办法镀金啊?”

  锡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玻璃器皿都是十分娇脆易碎的,怎能让坚硬的东西在它上面锤击作业呢?唯独水银性子柔和可又沉重,进入瓶内晃动不会损伤玻璃,虽然它会稍稍销蚀金纸的表面,但这种损伤肉眼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宋徽宗命令锡工将其余八只胆形瓶都如法泡制镀金。事后,传令对锡工给予重奖。

【篇二】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

  公元972年(北宋太祖开宝五年),北宋朝廷平定不少叛乱后,定下大计,要灭掉定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南唐。但是,北宋朝野内外仍顾虑重重。原来,当时南唐出了位出类拔萃的将领,他就是南都留守兼侍中(官职名)林仁肇。林仁肇足智多谋,不除掉他,短期内是无法灭掉南唐的。

  怎样除掉林仁肇呢?一位大臣向来太祖赵匡胤献计:“咱们使用离间计,借南唐主的快刀把他杀死。我看,在林仁肇的画像上做篇‘文章’。”

  宋朝廷暗中派出最能干的官廷画师,乔装改扮,潜入林仁肇府中,偷偷画下了他的像。然后,这画师溜回宋朝,将画献上。皇帝一声令下,林仁肇的画像悬挂在了都城的一个豪华的屋子里。

  有一天,南唐使者来北宋朝廷办事。朝廷官员特意领着那使者来到那间房子里,细看画像后,官员突然发问:“你看这是谁?”

  使者心里一沉:“是林仁肇啊!”

  那宋朝官员神秘兮兮地压低嗓子说:“林仁肇快要来投降大宋了,他先派人送来画像给我们做凭证。”言毕,他又指着附近一所漂亮的空房子告诉南唐使者:“你瞧,房子都准备好了。我们将把这所馆舍赐给林仁肇居住。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来大宋谋事,我们大宋天子肯定也不会薄待。”

  南唐使者信以为真,心里暗暗恨林仁肇:“好个林贼,表面像个君子,原来藏着满肚子坏水。”回国后,这使者马上报告了南唐主。南唐主哪曾想到这会是宋朝的离间计,一听说林仁肇身在南唐心在宋,拍案大怒,赐一壶毒酒给林仁肇喝。

  林仁肇一壶酒下肚,药力发作,七窍流血,命赴黄泉。

  这消息传到北宋都城,君臣都拍手称快:攻克南唐的障碍,终于让南唐人自己扫除啦!



【篇三】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

  公元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陈儒攻打舒州(今安徽西南)。

  陈儒大军浩浩荡荡,精兵强将猛攻。弓箭手张弓搭箭,箭密如蝗。舒州城头,传出阵阵惨叫声,时有兵将倒毙滚下。舒州守将一看战场形势,心急如焚,马上派出特使骑上快马,从后城溜出,直奔庐州求救。

  庐州刺史杨行愍闻报,心中七上八下:“陈儒气焰正盛,自己又派不出多少援兵,事情好棘手啊!”他背剪双手,在刺史衙里左右思忖,突然想起一个人:“对啊,叫部将李神福来,他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啊。”

  李神福给唤进门来。听完杨行愍的叙述,他献上一计。

  当天,李神福化妆一番,抄小路偷愉潜入舒州城。

  李神福人城后,发出了一道道指令。城内的好多舒州兵打起了庐州兵的旗帜,排成整齐的队伍,整装待命。

  李神福把这支假装援军的舒州兵领出了舒州城,在陈儒军队的腹部突然出现,杀声遍野,陈儒接到手下通报,心里猛地一沉:“自己用兵考虑不周,庐州援军果然到了。”

  为了摸清对方底细,陈儒亲率大军奔到阵前,观察动静,再作判断。

  李神福镇定自若,似乎根本没看见敌人前来试探虚实。他当着敌人的面,举起一双空手,在地上胡乱地比划,像是在部署大阵、准备大决战。

  陈儒看到这一切,越想越害怕,带着这批精兵强将,连夜撤退。

【篇四】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经学家张策少年时就才智超群,学识渊博。

  有一次,他家所在的洛阳敦化里,在疏挖一口甜水井时,起出了一只古鼎。那锈蚀斑驳的铜鼎上铭刻着一行篆字:“魏黄初元军春二月,匠吉千。”那鼎做工十分精细考究。左邻右舍无不认为这是稀世的文物。大家高兴极了,好像已得了飞来的横财。

  可是,张策望着古鼎一会,苦笑了笑,说:“众乡亲啊,不是我说扫兴话,这只‘古鼎’是后人假造的,绝不是曹魏时代的珍品。”

  众人听了都大惊失色。有个老学究却不服气,冷笑道:“唉!你这小子不过十二三岁,怎晓得几百年前一个古物的真伪呢?”

  张策的父亲张同也有此感,怒声责问道:“你可要谦逊一些!”

  张策也不气恼,只是轻声慢语地对老学究说:“老先生,晚辈斗胆说一下根据,请您指教。”

  老学究笑笑,话内含刺地说:“愿听高见。”

  张策侃侃而谈:“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后,东汉年号就改为延康了。这年十月,曹丕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做了皇帝,建立了魏国,改年号为黄初。这就是黄初元年,请问哪来的二月呢?可见,古鼎上的篆文说什么‘黄初元年初二月’,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老学究和张同听了,相对着望了一眼,不再言语了。

  众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张同先生,您何不取出《三国志》来查对一下呢?”

  《三国志》取来了,张同翻开其中《魏书》一看,果然书中记载的同张策的说法完全一样。

  老学究面色腾地飞红,连忙说:“小策真是个博古通今的小奇才啊!”



【篇五】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

  一位秀才正在书房里读书,突然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相貌长得很古怪。让进屋后,秀才问老者姓名,老人说:“我姓胡,名叫养真,其实是千年修炼得道的狐仙。因为仰慕您秀才的高雅,愿和您做个朋友,谈谈学问和诗文。”

  秀才从来豁达随和,听了并不以为怪,于是便同老翁谈古论今起来。老翁十分博学,谈吐极为精彩风雅,叩问他经史百家的经典要义,居然能理解深透,解释精妙,真是出口成章,气度不凡。秀才感到很出乎意料之外,因此对老翁十分佩服,从此结为知交。

  有一天,在交谈中秀才小声地请求老翁道:“您对我很好,可是,您看我这么穷,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您是得道仙人,只要费举手之劳金钱肯定会马上到手。真对我好,何不给我一点小小的周济帮助呢?”

  老翁一听,沉默了一会儿,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稍后又笑道:“这是很容易的事,但需要十几个钱作母钱,好生许多子钱。”秀才照办了。

  老翁于是同秀才来到一间密室,一边慢慢踱步,一边嘴里念咒语。忽然,只见无数的钱哗啦啦地从房梁上下雨似地往下落,转眼之间钱就堆了半屋,足有三尺高。

  老翁问秀才:“您看够了吗?”“够了够了。”秀才喜不自禁。于是两人先后出来,把门关好。送走老翁后,秀才就进密室去取钱。可开门一看,满屋的钱顷刻都不见了,只剩下原来作母钱的十几个钱,还稀稀落落地丢在地上。

  秀才气呼呼地去责问老翁为何欺骗和戏弄自己。老翁淡淡地对秀才说:“我本来是要和您结个文字之交相互切磋,并没想到跟您合谋去广积钱财。刚才满屋子钱都是我临时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为了清白,只好又还给人家去了。如果您还想发份外之财,就请您去找会偷盗的‘梁上君子’作朋友吧!老夫不能成全您了。”

  说完,老翁拂袖而去。

古代民间小故事简短【5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