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的古诗词名句_三年级了,这些立秋时节古诗词是你应该牢记在心的!

副标题:三年级了,这些立秋时节古诗词是你应该牢记在心的!

时间:2024-07-03 03:5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又到立秋时节,在古代,早期的先贤们,就给与了这日子诗意,或感慨、或赞美、或失意、或豪气,不管什么,它都在千年的记载中流传了下来。经典诗文,源远流长。小学时代,教育孩子学习古诗,首先这是文化的传承,再者提升孩子学习兴趣,在优美又严谨的诗文语句中,让孩子体会到古人的心境,品味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不失其色的精粹。下面就跟随®文档大全网的整理,一起来欣赏吧!



  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创作背景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菊花。


  红叶:枫叶。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注释


  ⑴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


  ⑵复恐:又恐怕;


  ⑶行人:指捎信的人;


  ⑷临发:将出发;


  ⑸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罢:结束。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自古以来,sao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 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 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入骨:犹刺骨。


  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秋思


  宋代: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注释


  欲:欲 望。驱:赶逐。


  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休:此处作“忘了”解。


  井梧:水井边的梧桐树。


  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创作背景


  绍兴中应礼部试第一,秦桧孙秦埙居其次,桧怒,他与主司都被黜。桧死,始任福州宁德薄,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后几经沉浮官至宝章阁待制致仕。晚年居家乡。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代: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岛一作:鸟)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译文


  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注释


  马迟迟:马行缓慢的样子。


  乱蝉嘶:一作“乱蝉栖”。


  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原上:乐游原上,在长安西南。


  目断:极目望到尽头。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临。


  归云:飘逝的云彩。这里比喻往昔经历而现在不可复返的一切。此句一作“归去一云无踪迹”。


  前期:以前的期约。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乐约期。


  狎兴:游乐的兴致。狎:亲昵而轻佻。


  酒徒:酒友。萧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


  少年时:又作“去年时”。


  秋凉晚步


  宋代: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译文


  秋风飒飒,秋雨萧萧,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冷落,所以,秋天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悲凉情绪的时候,而诗人却在诗中说,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这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


  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表达出生机勃勃,孕育希望的情感。


  注释


  可人:合人意。


  红蕖(音同“渠”):蕖是荷花。红蕖,就是红色的荷花。


  却:在这里是完、尽的意思。


  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简析


  这首小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



  秋日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 态中。


  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从容:不慌不忙。


  觉:醒。


  静观:仔细观察。


  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达


  *:放纵。


  豪雄:英雄。


  程颢


  程颢(1032-1085),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秋夕


  唐代: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译文


  夜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好似雨声闯入耳中,皎洁的月光似清霜铺满大地。


  正当夜深人静要独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谁愿来为我拭去床上的灰尘。


  注释


  叶声:树叶掉落的声音。


  方:正在,正当。


  拂:拭,掸去。


  秋夜曲


  唐代: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译文


  计时的漏壶在长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


  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


  突然想起还没有给出征作战的丈夫准备寒衣,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注释


  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何:何其,多么。


  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暗虫:暗处的秋虫。


  通夕:整晚,通宵。


  响:鸣叫。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寄:寄送,寄达。


  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创作背景


  张仲素于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在军中亲眼目睹边关战士征夫离人彼此之间思念离别的苦痛之情,心中感慨良多,遂作《秋夜曲》一诗。


  初秋


  唐代: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初秋:立秋左右


  清风:清凉的风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重:再次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露光:指露水珠


  始闻秋风


  唐代:刘禹锡


  昔看黄 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秋思


  唐代: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译文


  今日的春光如同昨天一样明媚,碧树绿草间,有黄鹂鸟在唧唧鸣叫。但突然之间,蕙草就枯萎凋零了,衰飒的秋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顿感忧伤。已经进入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一片凄清的景象。冰冷惨淡的月光下纺织的女子正独自伤悲。她为群芳的逝去而感到无限忧愁,繁盛的枝叶如今都已凋落,秋露浓浓,让人感到无限落寞。


  注释


  蕙草:香草名。


  天秋木叶下:《楚辞·九歌》里有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莎鸡:虫子名。在这里指纺织娘。又名络纬、络丝娘。


  华滋:繁盛的枝叶。


  秋行


  宋代: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译文


  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聼者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行走者,小溪裏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忽然刮起裏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裏,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赏析


  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脍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笛,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意境闲适。


  秋雨夜眠


  唐代: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译文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注释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阶:台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


  访秋


  唐代: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译文


  喝下去的酒淡淡的,风一吹,就清醒了,站在高峻的楼上,极目远望直到天边。


  已近傍晚,惟有江边的高地还有馀晖映照,船帆北向,可见刮着南风。


  薄阴笼罩着龙潭,微微泛白,晚霞映红了崎岖狭窄的山路。


  殷勤地报送秋天消息的,只有红红的枫叶。


  注释


  ①访秋:寻访秋色秋意。访:探访。秋天已到,但在岭南并不明显,故曰访秋,探问秋之消息也。


  ②薄:指酒味淡。


  ③危:高。望已穷:可以极望,隐含秋高气爽之意。


  ④皋(gāo):岸。江皋:濒江高地。当:对着。


  ⑤席:大。归风:指南风。作者家乡在北。


  ⑥烟:云气。带:笼罩。龙潭:即《桂林》诗所谓“龙移白石湫”之白石湫,在今广西桂林城北七十里。


  ⑦分:使显露。鸟道:险绝的山路。仅通飞鸟。


  ⑧殷勤:情意恳切深厚。报:传达。


  ⑨丹枫:红色的枫叶。只是有丹枫:谓除丹枫外不见秋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秋天,时年三十五岁。李商隐被郑亚聘为幕中掌书记,五月到达桂州。诗人此次南行,家眷留于长安,远道间关,孑然一身,不无孤独之感;加之政治上受到排挤,情绪忧伤。这首《访秋》,就隐涵着作者的这种心情。


  早秋


  唐代: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译文


  稀稀疏疏的小雨像是把天空洗过,天空显得格外的空旷,初秋的气象令人意外的清新。


  夏天的酷热就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一去不复返,清风袭来犹如老友相逢。


  拿起酒杯对饮还没有喝,傍晚的花朵皱起来还未凋落。


  秋收的粮食称重去买卖,谁会发觉这些是陈年的粮食呢?


  注释


  空旷:指广阔的地方。


  秋标:秋初,秋天开始。


  酷吏:指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故人:旧交;老友。


  樽(zūn)酒:杯酒。


  颦(pín):表示皱眉。


  铢秤(zhūchèng):宋代以铢为最小计量单位的秤。二十四铢为一两。


  陈陈:指陈年的粮食。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译文


  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


  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


  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在喝闷酒,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


  注释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斜阳:夕阳。


  极天:至天,达于天。语本《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鸿:大雁。


  二更(gēng):又称二鼓,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


  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创作背景


  赵执信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此诗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三年级了,这些立秋时节古诗词是你应该牢记在心的!.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Xh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