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易懂的成语故事,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杵臼之交

副标题: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杵臼之交

时间:2024-11-12 09:5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婴幼儿# 导语】杵臼之交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祐传》。以下“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杵臼之交”由®文档大全网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杵臼之交


  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书,总认为自己所学有限,想进入京城太学继续深造。


  公沙穆家中穷困,没有那麽多钱作为他入太学学习的费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吴佑曾任齐相、长史等官职。


  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来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吴佑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为朋友。


  在封建社会,贫富县殊,等级森严。一个富豪能够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苦读书人交朋友,是件难得之事,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


  成语故事


  东汉时,山东胶东书生公沙穆隐居在东莱山求学,为筹集求学经费,穿上粗布衣服到陈留郡长官吴祐吴大人家做舂米雇工,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就与他结交为好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后来公沙穆学成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正义官员。


  成语示例


  追忆乾隆丙辰荐鸿博入都,在赵横山阁学处见美少年张君名顾鉴者,彼此订杵臼之交。--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六卷


  古代遗传下来杵臼是何物呢?


  其实它是一套舂(念chong)米或者捣药的工具。杵是舂米的木棒,而臼则是放置稻谷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东厢石山犹传杵臼之迹。庭中亦有旧宇处,尚髣髴前基。”有类似记载,说明杵臼的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那古代是怎么利用杵臼舂米的呢?


  舂米的过程也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一口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70~80公分。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


  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杆杵,有的装有木头架子,有的就是单独的一个。装有木头架子的便类似今“翘翘板”踩住这边,又放脚杵杆就重众落到臼里面,把放在里面的谷物砸碎。而没有架子的杵杆操作更简单,由两人在臼的上方抬起,又让其重重落到臼里,以此砸碎谷物。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


幼儿益智成语故事:杵臼之交.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YJ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