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导语】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智力开发,把早教看得十分重要。早教的确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可以让孩子更聪明。但是,很多家长对于早教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认识误区。一些家长认为收费越高的早教班越好,于是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收费极高的早教中心,认为早教中心是万能的,却不知道,早教中心只是提供一种开发幼儿智力的方法。还有的家长认为早教就是让孩子早点学知识,这种观点就更离谱了,早教不是让孩子学知识,而是锻炼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文档大全网的小编整理了早教四大误区,家长们千万要警惕哦!
误区一、早教课的主体是孩子
很多家长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把孩子扔到课堂上,去跟着老师学东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或随意走动或者打电话。其实,早教课,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
其中包括宝宝的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
误区二、早教课的责任在老师
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课的老师身上,以为早教课的老师就像幼儿园老师或者小学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其实,早教课的老师,主要是示范和引导、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
很多家长花钱报了早教班,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陪孩子参加早教课,完成“陪读”的角色。
他们将早教的所有任务都推到老师身上,这是不对的,只有由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参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误区三、早教课是开发智力,能让孩子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我的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
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
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误区四、早教=早学习
曾有一个反对早教课的妈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处上课?还在吃奶的小*孩,就开始学习?”她对早教课产生了一个误解,其实,早教课并不是让宝*学习知识的。
很多家长喜欢用“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
然而,早教课的意义并不在于教会宝宝唱一首歌、认一个字或者背一首诗,而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让宝宝学的开心,在游戏中提高宝宝的独立性、想像力、记忆力、专注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早教到底是什么?
1.早教对象不只是婴幼儿,更是对其父母的教育。
2.早教的目的不是提前学习知识,而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
3.教育内容不只是学写字,读英语,学画画钢琴,开发智力只是早教的一部分。
4.教育方式不是灌输式,对话与互动才是早教的本质。
家长千万不要误入这四大早教误区.doc正在阅读:
家长千万不要误入这四大早教误区05-30
新加坡留学建议携带的物品清单05-26
2018福建省漳州A卷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Word版)07-22
[音乐会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春节音乐会主持词结束语06-2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04-22
关于初中生的好句摘抄08-06
长篇趣味寓言故事二篇01-26
2019湖北民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考研调剂信息发布10-02
2020云南民族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发布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