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八大主题: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疯长”的中国马拉松

副标题: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疯长”的中国马拉松

时间:2022-02-09 00:25:3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 导语】对于同学们来说,想要写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更多的时候,大家的作文不是语句不通、不会表达、词不达意、无话可说、就是句型篇章错乱,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呢?®文档大全网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同学们快开启背诵模式吧。




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篇一



  北京3万人,杭州3.6万人、济南2万人、镇江1.5万人、百色1万余人、广安1.5万人……


  仅仅是11月2日到3日这一个周末,中国大地上就举行了近十场马拉松,吸引十余万人参跑。


  除了赛道上竞跑的选手,城市间的品牌较量、商家的营销战争,共同推动马拉松风靡全国的图景。


  城市大比拼:展示管理能力,推介旅游资源


  马拉松赛事在中国飞速扩张的势头从数据中可见一斑。据统计,2014年到2018年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翻了四十倍。


  2018年全年,中国共举办大型路跑、越野跑等赛事共1581场,累计参赛人次达583万。


  除了民众对健康关注度的持续上升和热衷于用跑步来锻炼身体人群的持续扩大,各地争相举办马拉松赛事的重要原因,是想通过一个赛事打造一个城市。


  举办马拉松首先是城市硬实力的检验和展示。


  从比赛过程来看,参赛选手领物、存衣、检录、保障以及疏散流程的安排将考验组织者的管理能力;


  从比赛外部来说,如何选择高标准的比赛线路,以及如何在保障比赛同时,避免城市交通因比赛而瘫痪也是一个难题。


  除了管理能力,城市的硬实力还体现在其科技储备。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杭州马拉松就主打了科技这个看点,选手到达终点后将获得阿里提供的“芯片识别个性化影像服务”,从而实现更快、更清晰地获得个人完赛集锦视频。


  举办马拉松还是城市软实力的推介和培养。


  和篮球、足球等场馆活动不同,马拉松比赛中观众的注意力必然会跟随者选手,实现持续的、大范围的空间位移。这让马拉松比赛成为系统展现城市形象的好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把赛道设置和景点展示相结合成为了个城市的常规动作。这一特点在过去这个周末的多场比赛中得到体现。


  在成都,此次马拉松除了继续通过望江楼、环球中心等成都地标,还新增设了杜甫草堂、宽窄巷子、人民公园、天府广场等多处地标建筑。


  在济南,当地充分融合“泉城、泉水”特色,串联“一河一湖三泉四园”的泉城美景,着力打造一条具有“十里清泉、自在济南”特色的泉水主题赛道。


  在长沙,马拉松赛道选择毫不意外的加入了湘江风光、橘子洲头、岳麓风景等当地的旅游元素。


  百色和广安则主打红色文化。红城百色国际马拉松赛经过百色起义纪念园、粤东会馆、大码头、解放街等红色革命圣地;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在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景区鸣枪起跑。


  除了景点,主办方还试图把比赛保障和当地文化相连接。在成都,主办方除了在沿途准备了10万瓶运动饮料、21万余瓶纯净水和7万支能量棒,还提供了成都美食特色补给:糯米糍粑、红糖锅盔和糖油果子等特色小吃。


  正如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于洪臣所说,马拉松对推动、提升和促进各地的全民健身、城市旅游消费、经济增长、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商家大厮杀:售卖装备周边,搭车传播品牌


  除了城市间的比拼,马拉松赛事的背后也不乏商家之间的“暗战”。


  高密度马拉松比赛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装备的销售商。要跑马拉松,跑鞋、袜子、护具、运动内衣、运动套装、运动手表、运动耳机、凡士林、创可贴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和比赛相关的周边产品,如帽子、头巾、卫衣、水杯等产品也受到热捧。


  在这些领域,各大品牌竞争激烈。和马拉松相关的服务业也受到拉动,各种价格不菲的训练营间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也丝毫不差。


  值得注意的是,马拉松的商业价值远不局限于参与者的购买力,而是体现在马拉松赛事所携带的巨大流量的变现空间。


  数据科技企业AdMaster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体育舆情连年走高,2019年的舆情总量是2014年的两倍有余。体育舆情的背后是巨大的商业价值。


  AdMaster指出,从消费偏好看,相比普通网民,体育爱好者更为关注汽车、数码、生活日用、母婴用品等品类,其中汽车、数码尤为显著。


  巨大的流量以及可见的价值,让马拉松在跑者之外,出现了另一条品牌“赛道”,且竞争激烈度持续提升。


  以北马为例,从2010年至今,北马的合作品牌数量一直是逐年递增。从2010年的6个上升到2019年的22个。


  参与品牌各有所图,阿迪达斯已经连续十年赞助北马自然是因为其运动品牌的特征;和城市概念有关的华夏幸福连续拿下冠名权,则是想借赛事推广期产业新城和阳光生活。


  与马拉松赛事合作只是战争的第一步,在比赛过程中,所有的赞助商都铆足了力气来更多的让自己的品牌出现在赛事的“流量之中”。


  在上个周末举行的北马上,冠名赛事的华夏幸福派出多个啦啦队助威以及500员工统一服装参赛。这相当于获得一大批固定的和500个移动广告位。阿迪萨斯则在马拉松之外,延伸举办了一系列的其他类别的体育活动嘉年华,进一步放大了合作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冠名和赛事合作领域,马拉松比赛中的品牌之争随处可见,如选手参赛装备、赛事背景板、赛道指示牌、赛事使用汽车的外观都成品牌的战场。


  尼尔森以2018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和厦门的6场马拉松赛事为样本发现,这6场马拉松的电视媒介价值总量近8360万。


  具体来看,赛场主背景板带来总曝光时长达到2小时49分55秒,总媒体价值近928万。运动员身穿的参赛服排名第二,总曝光时长和价值为2小时35分9秒和843万;排名三四的权益资产分别是指示牌和汽车,带来的总曝光时长和价值分别总曝光时长和价值分别为2小时22分54秒和544万,以及1小时21分3秒和515万。


  中国马拉松产业有望继续升级


  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马拉松赛事的情况下,中国也全力推动这项赛事进一步升级。


  中国官方此前发布的文件显示,官方希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马拉松运动产业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实现马拉松运动产业继承创新发展和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有力带动其他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


  这份文件预计,到2020年,中国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市场将涌现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赛事运营、马拉松俱乐部、运动APP、户外运动产品等产业链知名品牌。与此同时,跑者人口不断增长,马拉松运动消费额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预计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





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篇二



  从小众到大众中国马拉松跑进“分众时代”


  sports.sina.com.cn2019年11月05日11:57


  3日,第39届北京马拉松开跑。从1981年首届“北马”到现在,中国马拉松经历了39个年头的发展变革,马拉松也从一项专业而小众的运动,成为拥有上千万人参与的大众项目。


  而近年来,满足不同爱好者个性化需求的山地马拉松、森林马拉松、垂直马拉松、亲子马拉松等细分赛事产品越来越丰富,中国马拉松运动正在跑进“分众时代”。


  从“小众”到“大众”中国马拉松进入“分众时代”


  从1981年第一届北京马拉松举办,直到1990年代,中国的路跑赛事基本是为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参与度低,每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不超过10场。二十年前,随着马拉松比赛关门时间延长,赛事开始向群众打开大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走上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之路,参与马拉松也成为越来越多群众追求更有质量生活的方式,马拉松也开启了进入“大众时代”的征程。


  此后十年,则是马拉松深入大众化的时期。特别是最近五年,马拉松的赛事数量呈现出井喷状态。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2018这五年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翻了四十倍。2018年中国共举办800人以上的路跑赛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他规模赛事1581场,累计参赛人次达583万。


  近两年,马拉松赛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满足不同爱好者个性化需求的山地马拉松、森林马拉松、垂直马拉松、亲子马拉松等细分赛事不断涌现,参与人群也越来越多样化,中国马拉松运动正在跑进“分众时代”。


  仅仅在11月3日当天,除了最老牌的北京马拉松,同时开跑的还有“向山而跑”的广州从化山地马拉松、西湖之畔的杭州马拉松、青岛海上马拉松、以“红色”为主题的广安马拉松……


  繁荣背后有隐忧马拉松未来之路向何方?


  在马拉松运动呈现快速发展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隐忧。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裁张庆认为,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很大程度上依赖地方政府的投入,这并非长久之计。


  张庆表示,从国际马拉松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角色更多的是政策引导和购买公共服务,而协会等社会组织则扮演着重要作用。


  “未来应当把喜欢跑步的人群更好地联系和凝聚起来,然后用组织化的方式去推动项目的发展。”他说。


  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跑步爱好者的组织也在快速发展,各大马拉松的团体报名规模也日益增长,但目前大多数跑步团队还处在“兴趣圈子”的初始阶段。


  此外,从赛事运营来说,国内的马拉松虽然在服务上提升很快,但在文化培育等方面仍显不足。马拉松应该回归路跑的本质,将跑者的体验放在首位。


  “很多比赛跑者的体验有待加强。从跑者服务的角度来说,国内的一些赛事已经是超量供给了,纽约马拉松和柏林马拉松提供的物资并不比国内马拉松多,但它们在赛事文化的培育和对跑者的尊重方面做了更多。”张庆说。


  此外,从跑步爱好者这个群体来说,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导致“替跑”“抄近路”等行为时有发生。在跑者中倡导更加健康的跑步文化,也是马拉松运动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追梦时代每个人都能努力奔跑


  在马拉松赛道上,很多人为了超越自我而奔跑,更多人为了健康的生活迈开双腿,从而迷上跑步、享受跑步。济南市民尉伟2016年9月成为二宝爸爸后,拖着近100公斤的身体开始跑步,有时一周跑四次,每次至少10公里,多次跑出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如今体重72公斤。


  “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一起成长。原来中度脂肪肝、高血脂,现在都没事了。”尉伟说,以前老感觉睡不够,越睡越累,现在感觉身体很轻快,到点就醒了。


  也有不少人在参与马拉松后,个人事业走向了新跑道。江苏常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婷婷2012年辞去公职“下海”,主要从事策划营销,但直到2014年才迎来“转型”。


  2014年10月14日,常奥体育承办的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顺利举行。而就在那个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迈进新阶段,蓬勃发展的马拉松成为体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的缩影。


  “当时马拉松已经开始在国内红火起来了,听说很多市民给市长信箱写信,问能不能也做马拉松。这是个机会,我们就提出承办。”如今说起第一次“吃螃蟹”,陶婷婷记忆犹新,虽然手忙脚乱,但陶婷婷从此却上了体育“瘾”,如今除了在全国十个城市运营马拉松等赛事外,还拓展到场馆建设和运营、青少年体育培训、高尔夫、电子竞技等多个领域。


  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均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今天,我们奔跑着,跑出快乐、跑出健康,筑就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石,为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在一个可以追梦的时代,我们奔跑着实现个人梦想,而因每个人的努力“奔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实现。





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篇三



  近几年,中国城市争相拥抱“马拉松”。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马拉松显示11月3日全国各地有13场赛事正在举办,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全国一年的马拉松赛事量。《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共计1581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井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二与城市营销的热潮相关,马拉松赛事自带流量,已成为不少城市推广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2018年全国有285个地级市举办马拉松比赛,覆盖全国超过85%的城市。三与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跑步是门槛较低的运动项目。而互联网、运动APP等平台的出现则使群众健身变得具有了社交属性,跑者们除了享受运动快乐之外,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加入跑群等,让跑步更有趣。


  国内马拉松热了多年,目前已从一二线城市逐渐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发展速度太快,我们既要看到马拉松赛事带来的经济增量和赛事消费额的飙升,更要对频频发生的各种因为赛事准备不足和服务欠缺而出现的种种事故引起足够重视。仅从最近来看,10月20日在全国举行的近40多场马拉松比赛中,就有两名跑者猝然倒地、心脏骤停。


  马拉松热是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因素交织的产物,而事故的频频发生,正说明与马拉松赛事快速发展的现实相比,我们对于马拉松这项运动的认识还不足,在赛事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充分“热身”,直接进入竞技状态,难免会出现运动伤害。要让国内马拉松赛事尽快从目前的“热身”状态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还得在赛事管理和运营上多下些细节功夫。(谭敏)


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篇四



  就算把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东京马拉松的组委会原班人马调来国内做一场马拉松,也很难成为六大。这里面的制约因素,都不是组委会所能控制的。


  每到周末,跑步圈都会掀起一浪马拉松赛事吐槽的热潮,仿佛我们的赛事总能有新花样的违反道德违反体育精神的事情出现,仿佛在宣告着“人间不值得”。


  我跑过一百多场马拉松,涵盖六大这样的赛事,双金这样的优秀赛事,田协金银铜牌赛事,没牌的赛事……巨型大城市赛事,中小型的二三线城市赛事,也有如广鹿岛这样的县级市的马拉松。也算是见得多了。我这一直觉得,马拉松各有千秋,没有完美的赛事,也没有一无是处的赛事,只有看向光明面和阴暗面的眼光。


  确实,国内外马拉松差异还是不小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风土民情迥异,从多个角度来看,国内外马拉松的差异,最主要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上。


  客观来说,中国很多马拉松组织流程的先进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六大了,人脸识别,身份证一键,照片免费下载无论速度和质量都国际。


  然而,我们从媒体、自媒体上看到了无数霸屏信息,更多的是负面的。厦门海沧半马替跑猝死索赔”“北马复制号码正阳门前秀照片”“知名业余女跑者冠军服用兴奋剂”“组团伪造号码”“对赛道补给连吃带拿打包回家”“赛道递国旗干扰比赛”“马拉松集体抄近路”“选手搭乘交通工具比赛”……


  让人感觉我们虽然一年1500场跑步比赛,还都是野蛮生长。距离六大等更高级的赛事还遥遥无期。即便大满贯赛事运营落到万达手中,生生打造硬件上的高规格,也难改一些核心上的差距,那些不可空因素。


  一场赛事体验好不好,环节非常多,有的是可控的,有的是不可控的。


  可控的因素包括赛道设计,组织流程,政府支持力度,赞助商给力程度等。


  志愿者可以算是半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天气、选手、观众。


  可控因素可以学习,模仿甚至照搬,但是不可控因素则成了无解的难题。


  看看那些走红的热点赛事文章,变着花样的不靠谱,而这些恶劣行为多半是来自于不靠谱的选手。为了防范这些不靠谱的选手,中国的赛事组织者以光速升级着对策,安检、认证手环、赛道录像、照片+人脸识别……大量工作都内耗在了“防不诚信”上面,这其实是非常消耗资源的,也让正常赛事环节的体验变差。


  就算把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东京马拉松的组委会原班人马来国内做一场马拉松,也很难成为六大。这里面的制约因素,都不是组委会所能控制的。我们不乏优秀的赛事组织,但我们的赛事呈现,和国际赛事的核心差距还是不晓得,这里面有两个壁垒级的存在:一个是选手本身,一个是观众。


  要知道,中国马拉松组织,有些环节是引领了世界潮流的,比如为了防止替跑而启用的手环,最早在汇跑赛事中使用,现在国际很多赛事也开始弄手环,柏林都不例外,上周刚刚结束的大阪马拉松也在使用。而照片服务,只能说作为中国选手真的是太幸福了,世界各地都很难有密度如此之大的摄影服务,北京、上海等国内第一集团赛事,照片上传速度、数量、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你只要出国跑过比赛就知道了。


  为什么说核心差距在选手和观众呢?


  看看那些跑圈爆款热点事件,超过一多半的问题出在选手身上。“跑步并不能人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赛道不过是放大了平时素质的体现。我们本应该更多传播那些好的跑步文化,好的故事。一场赛事有无数好的事情,在这项艰苦而励志的运动中,怎么可能只是那些恶劣的搅局事件呢?然而,对不跑步、不是跑步圈内的人来说,能看到的10万+文章,更多讲的都是选手恶习带来的对马拉松整体的辱没。长期以往,跑步的新人不敢来了,老人寒心了。赛事组织奔向六大的步伐停滞甚至倒退了。


  对恶习的道德评论毫无门槛,有张嘴就行;但是对好事情的发掘,需要爱心和智慧,俗话说得好,“不懂行,叫好都叫不到点儿上”。这是八卦传得快的逻辑,受众无需门槛,更容易10万+,也是很多运营的公众号为了完成点击量任务,而坚持走下三路的无奈。


  久而久之,负面信息传的多,影响新人进入跑步这个行业。久而久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会故意利用媒体来获取自己的传播。有人会故意抢跑(不止在一个赛事上),让一张刺眼的大众选手跑在所有特邀黑人选手前面的照片,来毁掉一个赛事的美好,自己还发朋友圈嘚瑟;比如复制号码屡禁不止;比如在补给站打包很多补给,后面的人没得吃,自己还高兴说报名费赚回来了……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已经被“云存储”保留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当做案例、反面教材去剖析、研究和广为流传。“天网恢恢,人民、摄像头和人脸识别不瞎。”


  跑步本是一个自律的事情,跑步比赛也应该是自爱的行为,我们与国际赛事的核心差异,必定要靠选手们的共同努力来弥补。


  再说数观众,观众是最容易成为加分项的要素了。你问问跑过马拉松的人,一提到优秀赛事,肯定会提到当地观众。观众、选手、志愿者服务共同绵延42.195公里的全程,观众是否友好,是否热情,是否让你感受到关爱,是微笑着点头,是呐喊着鼓掌,是载歌载舞地加油,是奇装异服和选手互动……都不是组委会能控制的。世界赛事,一定有的观众。


  我最喜欢的波士顿马拉松,就是因为120多年来赛道没有变过,两边的观众都是家族观众,看了100多年,所沉淀的文化和风格,给人满满的感动。再如东京、大阪等地区的观众,会坐着地铁追赶选手的路线,反复给你加油。我刚刚跑完的大阪马拉松,就看到同一组加油人马,穿着玩偶的服装,多次出现在不同的路段,大阪马拉松的观众多达100万人。


  国内也有很好的观众,比如上海马拉松、西安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厦门马拉松的观众都是赛事极好的加分项。这些赛事也极有可能因为这些因素而获得更高的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只有热爱跑步,该地区的赛事才有可能做到“观众懂你”。


  总的来说,成熟的好赛事,一定在那个城市有大量的普及的“真跑者”和良性跑步文化。选手靠谱,观众热爱,志愿者懂得跑者需求。其他可控的因素,组织环节都可以学习和用资源来解决。好赛事就不用犯愁。


  选手和观众,这才是国内外马拉松的核心差距,而这一切,有赖于本地跑步文化的成长,也有赖于媒体的传播和教育


2020年高考作文主题阅读素材:“疯长”的中国马拉松.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aH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