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河南定向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篇一
“天人合一”意味着人与自然能够实现和谐统一的重要前提是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而且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然而,自然是独立于人的,而人是依赖大自然的。故而,人类的一切活动应顺应自然,所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反之,“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过去工业文明在竭力挖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超出了自然资源承受能力的限度,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是“金山银山”不断堆积,另一方却是穷山恶水,最终会让我们不得不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天人合一”还意味着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改造并利用自然。古有战国李冰父子设计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他们通过自身的聪明智慧,以巧夺天工的设计,采取顺应自然而行的办法对岷江水加以调节,灌溉农田,从而成就了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今有在乡村振兴路上,李保国以知识教授、带领太行山农民脱贫致富。他凭借专业的农业技术,把荒山秃岭打造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绿了环境,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李冰父子还是李保国都向我们证明:人类智慧是无穷的。所以,在自然面前,不想被动屈从,就要主动改善,“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天人合一”更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性,人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能够创造更多实惠,满足人类更全面、更高级的需求。当下,百姓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拥有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自然美景,因为这样的美景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谁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灰天土地、污水纵横的环境之中!其实,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由水、山、湖串联起的乡村旅游点,让L市人均增收1万余元,这是自然生态美景对人类的馈赠。同时,也正是人的改造利用,自然生态美景才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人与自然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人因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受益,生态环境因人而更有价值。
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下,“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会赋予“发展”更丰富的内涵,并促进绿色发展、生态意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相信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映衬下,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平稳,人民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幸福。
2.2023年河南定向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篇二
海洋的开发是必须要进行的。我们知道,海洋蕴藏着巨大的清洁能源: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这些能源在世界上尚未完全被开发出来。相比之下,陆地资源有限,所以如果我国能较早把握住机遇,这些资源也能够帮助我国提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很多海洋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如生物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这些都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海洋产业,有利于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还可以解决沿海城市的空间紧张、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由此可见,海洋的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要在“如何开发“上多下一番功夫。
但是光开发不保护,或者开发大于保护可以吗?震惊世界的“水俣病”警醒着我们,当然不可以!海洋资源虽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却又极其脆弱,一旦破坏,恢复极为困难。当年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颁布多年却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前期开发过快,污染过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所以为了碧海蓝天,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我们必须做好海洋的保护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制订好保护规划,完善好管理制度,把控好过程监管,把海洋的保护当成一项长久的事业。
事实上,要想保证这些工作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最先要解决的是人的观念问题。我们要让所有人培养起对于海洋的保护意识,让人们认识到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保护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实际。比如在南海的西岛,之所以能够拥有迷人的海岸和优美的海景,正是因为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在海洋保护的制度和做法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有意识地协调了海岛开发和保护关系的结果。
因此,对于海洋的保护与开发,我们应该全面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好政策,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只有服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战胜大自然。
3.2023年河南定向选调生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篇三
在信息化社会中,借用技术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的更新与运用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大表征。当下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社会治理也是如此。当前国家提倡“创新社会治理”,在其中技术起了关键作用,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都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技术以快速便捷、无时空限制的优势,不仅解决了长期难于解决的治理问题,而且让治理更科学、更精细。红路直街是游商集聚地,卫生脏乱差、乱象多发,由于涉及面大、矛盾多,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顽症”。当地政府借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跟踪,为执法人员实施整治提供了全面详尽的信息。因此,技术在当前社会治理中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但是如果仅仅依赖智能技术、先进设备而忽视了人的意识和行为,社会治理将会漏洞百出,最终导致治理瘫痪。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治理中,人应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法治是社会治理中最能够体现人的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被遵守、被执行的法律才是有尊严的法律。有法不执行,法律犹如一纸空文。关于城市道路停车的问题,为什么监控系统覆盖道路面积越大,而车辆违停现象却久治不成乃至越停越多呢?其直接原因在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根本原因在于执法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亵渎法律。当下,先进技术及设备的运用为执法提供了便利,执法人员更应恪尽职守、有所作为。因此,社会治理中应重视法律,更应重视法律的执行。
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除了法治,还有德治。德治是不同于威严的法律手段,它属于柔性手段,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不断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塑造良好行为。在乡村治理中,唐村镇深耕传统文化,努力挖掘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乡贤在解决纠纷、塑造乡貌等方面的作用。重视乡贤的带动作用是德治的一剂良方,以乡贤影响村民自觉良好行为的养成也是德治的有效方式。因此,德治是法治的有益补充,也是人治的重要方面。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智能化”作为技术的最新形式,是“四化”之一。但“智能化”位于“社会化”“法治化”之后。所以,技术在治理中绝不是处于主导地位,人才是核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才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