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导学案试卷:高三历史导学案【三篇】

副标题:高三历史导学案【三篇】

时间:2024-01-29 06:58: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文档大全网准备了高三历史导学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导学案

1、课前导学
[课程标准]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1.原因
(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______态度。
(2)地主隐瞒田产,少交赋税.
(3)北宋中期,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4)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 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原因:宋朝建国后,统治者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加强皇帝的专制集权,首先集中______,其次集中______.
2.影响:虽然加强了封建统治,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1)积弱: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了________局面。
(2)积贫:官职混滥,形成了________局面,更加重了财政负担,形成了_______局面.同时,招流民进军队,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形成了________局面,军费开支高涨,加剧了冗费局面.北宋逐渐形成_______局 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
(1) 社会矛盾激化,北宋积贫积弱局面比较严重.
(2 ) 范仲淹认为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_________宫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
3.内容
(1)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冗官.
(2)严格_______.
(3)改革_______.
(4)慎选地方官吏.
2、课堂识真
1.造成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官僚队伍庞大 ②募兵、养兵政策 ③“岁币”支出 ④“辽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
A .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3.《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 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5.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 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 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6 .“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胸襟的他为宋仁宗赏识而进行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 )
A.整顿吏治 B.理财 C.军事改革 D.教育改革
7.有学者认为,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相推崇。“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最有可能是指( )
A .朝廷对文官的防范      B.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C.朝廷对割据势力的防范    D.朝廷对宰相等重臣的防范
8 .庆历新政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北宋时期中国形势示意图
请回答:
⑴你通过这一幅地图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⑵图片主要反映了什么矛盾?北宋为解决图中所反映出 的矛盾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局面与北宋中期的“三冗”现象中的哪个问题有关?

⑶由于以上问题导致了北宋什么局面的出现?对于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有何影响?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甘二史札记》
材料二 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官雍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一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⑵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参考答案(第10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1、课前导学 略
2、课堂识真
1-8 A D C B D A B A
3、课后见功
9.答案:
⑴北宋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在它的北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它的西北边,有党项族(羌族的一支)建立的夏政权(西夏)。此外,还有云南的大理,x藏的吐蕃以及西北的高昌、龟兹、于阗等政权。
⑵反映了北宋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大量岁币。冗兵、冗费。
⑶积贫积弱局面出现。最终导致了王安石变法。
5、拓展空间
10.答案:
⑴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原因: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使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还要给辽和西夏大量银两和布帛。
⑵材料三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⑶ 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1、课前导学
(一)、起用王安石
原因:① 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③宋神宗希望改变 的局面。
标志: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 , 和 的关系,发展生产。
措施: ,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 盘剥,并使政府的收入增加;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按民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使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 ,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
(三)强兵之法
目的: ;
措施: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
目的: ;
措施: 、 、 。
2、课堂识真
1. 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 展方面表现出的意义是( )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2.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3.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了科举制度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4.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下列措施中体现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的是( )
A.租庸调制 B.市易法 C.青苗法 D.两税法
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
①背景②改革措施③性质④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④ D.①③④
6.王安石认为:“公私 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 中的( )
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列材料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 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⑴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 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 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 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 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⑶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 因。

参考答案(第1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课前导学 略
2、课堂识真
1-8 B B A B D A B B3、课后见功
9.答案:
⑴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 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⑵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5、拓展空间
10.答案:
⑴粮食价格过低。
⑵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⑶商鞅:主 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
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富国强兵的秦国导学案

1、课前导学
(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
1、重点:建立 ,取代旧制度。
2、措施:
(1)制定 ,整顿吏治:
原因: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时间:484年,下诏实行俸禄制。
内容:俸禄由 筹集,按 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
作用:使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
前提: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使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
时间: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 的土地平均分给 耕种,土地 买卖。
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 ,提高了 ,推动了北方地区 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制:
目的:为 的推行,强化对 的控制;
内容:五家立一 、五邻立一 、五里立一 。
性质:北魏 组织。
职责:检查 ,征收 ,征发 ,推行 。
作用: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 ,完善了从中央到地方的 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 ;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目的: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
内容: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 。
作用: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使农民负担大为 ,成为国家的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影响: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后期——迁都和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主持):
1、重点:移风易俗
2、措施:
(1)迁都洛阳: 年,北魏正式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移风易俗:(后期改革的重点)
①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 。孝文帝自己带头穿 戴 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 。
②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 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下令 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 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鲜卑原有姓氏改为 。将拓跋氏改为元氏。他还参照汉族 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 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④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 。
⑤改籍贯: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死于洛阳的鲜卑人后必须葬于洛阳附近的邙山,不得还葬平城。
作用:上述措施,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 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 转化。
2、课堂识真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B.促进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 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3.下列对北魏孝文帝“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令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提倡鲜卑贵族说汉话 B.上前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C.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D.在朝廷上不说汉话免官
4.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5.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7.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①任用汉族 地主 ②推行三长制 ③胡汉服装融合 ④接受汉族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 阳的根本目的是 (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 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⑴文中的魏主是谁?(2分)
⑵此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4分)

⑶此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5分)

⑷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5分)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一〈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 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⑵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⑷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参考答案(第8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课前导学

2、课堂识真
1-8 D A A B C C D D
3、课后见功
答案:
⑴孝文帝。
⑵改鲜卑姓为汉姓。
⑶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⑷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5、拓展空间
答案:
⑴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⑵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上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⑶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⑷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并从事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高三历史导学案【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3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