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导语】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文档大全网为您推荐了2020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集,欢迎您的参阅。
【篇一】2020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集
1、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导人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我们就有无穷的力量和奋发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应自觉地把个人的目标和追求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机统一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不懈奋斗。《中小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着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作为教师,我们要重温《中小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用《规范》来指导自己更好地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献身教育事业。
2、不断提高个人修养,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做学习型、科研型教师。
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才很重要,德更重要。“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以德润身,努力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正确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具有了高尚的道德追求,必然表现出振奋的精神面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谓“弘毅”,就是抱负远大,心胸宽广,意志坚强。这是一种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品格素质、道德操守之后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与我们提倡的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内在一致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确立这样的道德追求,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自身素质高,精神状态往往就好。深厚的文化涵养是自身素质的强大支撑。只有文化涵养深厚,才能培育出干事创业的卓然见识和清晰思路,才能生发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坚忍品格和奋发精神。很难想象,一个胸无点墨的人能够具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人能够做出对社会有益的大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唾弃懒惰和自由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努力成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
3、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这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教师对学生高尚而纯洁的爱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没有爱就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没有爱就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值得我们教师永远记取。这里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爱,决非偏爱,投其所好的爱,更不是对学生的迁就、姑息、放任自流。而是表现在对学生不论是优生或是差生都一视同仁的爱,既信任他们,又严格要求他们。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当然,严格必须是合理的,是学生能接受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通过这次的“敬业奉献、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事争一流”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要时刻从我们的职业特点出发,树立“敬业奉献、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事争一流”的革命精神,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创出成绩。
【篇二】2020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集
一是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党的理论自觉。对党忠诚,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做到对党忠诚是不可能的。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有了这个前提,对党忠诚才能有牢不可摧的基础,党员干部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的全在于运用。党员干部应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照检视思想言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提高政治能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自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是站稳群众立场树牢群众观点,增强服务人民自觉。对党忠诚,必须践行党的宗旨,忠诚于人民,致力为人民造福。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倾听群众呼声、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人民的意识,真正把对党忠诚落到实处。
三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政治责任自觉。对党忠诚,必须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意识,增强由内到外的政治自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同样,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强不强、对党忠诚不忠诚,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
党员干部应主动接受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增强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和政治自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超越权限办事;服从组织决定,不搞非组织活动,不违背组织决定,把党员对党忠诚的重要标准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锤炼自身道德品质,增强党员意识自觉。对党忠诚,既是党员党性的体现,又是党员道德修炼的结果,更是党员意识的一种自觉。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身努力。成为对党忠诚的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这里实际上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指明了路径。
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带头遵守党章;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和道德操守,提高生活情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管好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
五是在干事创业中书写忠诚,增强责任使命自觉。对党忠诚,不仅是一个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邓小平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同样,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对党忠诚体现在每位党员干部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中。离开了实干苦干,离开了实际行动,调门再高、口号再响也是没有意义的,也难以掩饰其表里不一的假忠诚。
党员干部应到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站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不断磨砺意志、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篇三】2020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集
作为基层社区干部,要坚持讲政治。毛主席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要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及时清扫灰尘、滤掉沉渣、去除杂念,砥砺心性,涵养静气。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工作站位、战略站位。坚持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不能因为基层事务繁杂就忽略了精神建设,身处基层更应该把加强自我精神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补足精神之“钙”,牢记党的历史使命,坚持党性至上。
作为基层社区干部,要坚持讲学习。我们除了必须学习从事本职工作需要具备的各种专业知识,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唯有加强学习,才能提升理论水平、启发思维、改进方法、提升成效。
作为基层社区干部,要坚持讲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能工作在基层一线,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始终坚持人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要真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