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高考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架构。因此优秀的作文不仅能让判卷老师眼前一亮,还能让自己得高分,下面©文档大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吧!
【篇一】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退“浮躁”,享“本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评出“2018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有: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他们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现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现在成为“好运”的象征,也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
教科书式:某人或某事完成得非常标准、规范的意思,用“教科书式”来形容,说明可以对其进行模仿。
退群:退出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小组,后来含义引申,使用范围扩大,“退群”也指退出某一群体。
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他们大多依赖、自私、偏执。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两个流行语,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明你的见解。
【注意】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年度流行语往往来自社会热点话题、事件,以此命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深入观察社会现实,思考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反省人在社会中应如何自处、如何寻求发展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审题时,首先要通过分析词语含义的发展、演变,把握流行语的实质内涵。比如“教科书式”强调的不是模仿,而是其前提条件“完成得非常标准、规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敬畏规则、脚踏实地。
接着,把流行语分类:一是“店小二”“教科书式”“巨婴”,指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从中可见其为人处世的观念和方式;二是“锦鲤”“退群”,指人生走向的不同结果。
然后,从两类词语中各挑选一个,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确定主旨。比如选择“教科书式”和“锦鲤”:一个人遵守规则,脚踏实地,终将获得命运的青睐。或选择“巨婴”和“退群”:一个人如果极其自私、偏执,终将被“退群”。
【佳作赏析】:退“浮躁”,享“本真”
米兰·昆德拉曾道:“我们的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在被喧嚣与浮躁的浪潮席卷的今日,我们应如何自处?唯有退“浮躁”之群,享“本真”之静,方能体味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咬文嚼字》评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无一不与这时代息息相关。对于“锦鲤”,前有“人形锦鲤”杨超越引发的转发热潮,后有支付宝“锦鲤”信小呆成为代名词,无数网友转发微博祈求好运降临。而“退群”,则是退出某一交流小组,抑或是退出某一群体。表面上它们是网友的刻意调侃,实则是这个时代现实的见证,反映出社会大众所存在的普遍心态,反映出氤氲在现代社会文明外衣下的浮躁之气。
在科学昌明、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锦鲤”的兴起,并不是单纯“迷信”的回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现代社会集体焦虑的安慰剂。转发“锦鲤”,期盼一夜暴富,期盼不劳而获,本身存在着对个人价值的否定、对努力踏实的嗤之以鼻,而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心态,这已经偏离了社会发展日益理性的趋势。对于这种“锦鲤”现象,没必要上纲上线,但我们仍须警惕其传达出的社会现状,一种过度的“轻”在周围迅速蔓延滋长。
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代的飞速发展,同时带来了一种泛娱乐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人人都抱着“娱乐至死”的心态,对生活的体验越来越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越来越趋向表面化,充满浮躁之气。在网络中,“键盘侠”层出不穷,他们就像“新型看客”,不仅强势围观,还要获得自鸣得意的参与感,往往一哄而起,“群噪而前”。当人们盲目将“锦鲤”视为心中神灵,他们便已然忘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初心与誓言;当人们一味祈求上天带来好运,他们却不曾想到越努力才会越幸运。在当今社会这个浮华的名利场中,人们物质上富足了,精神却是一片贫瘠。有人说:“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弄得有趣一些,于是浑身上下撒满了文化的作料,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当作诱人的美餐端上桌。”若唯网络浮躁是崇,则人生将归于枯寂。
而在“錦鲤”所掀起的无边狂热面前,我们应该学会毅然“退群”,退出浮躁而喧嚣的群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然耸立。”拒绝浮躁方能回到地面上,获得生命的负重感,方能追寻生命的本真与自我。“退群”,不是消极出世、躲避世俗,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群体。只有个人退出“浮躁”之群,回归真实,社会才能加入更加文明规范的大群。这是民族精神构建的过程,也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认同的过程。
鲁迅说:“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新时代的青年,应在学会退“浮躁”之群、享“本真”之静的同时,踏实为人,卧听人间风雨,肩负天下重担而砥砺前行。就如鲁迅所说:“没有炬火,我便是的光。”
【点评】
文章借米兰·昆德拉的名言,在设问的基础上推出观点,引人入胜。然后说到“年度十大流行语”,揭示“锦鲤”的象征义及狂热转发背后大众普遍的浮躁心态——期盼好运降临,期盼不劳而获,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理性追求。作者认为,救治这种浮躁、偏执甚至狂热的良方是“退群”:退出浮躁、喧嚣之群,回归本真,脚踏实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最后引用鲁迅名言,重申观点,简洁有力。
文章内容厚重,引用丰富,体现出作者视野的宽度和思想的厚度。语言丝丝入扣,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夸夸群”迅速火遍网络,“喷喷群”也随之诞生。在“夸夸群”里,你会获得方方面面的夸赞;在“喷喷群”里,你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批评。
某心理学博士说,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好话,“尤其是现在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非常普遍,而遇到压力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支持”。
也有人认为,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努力,“喷喷群”恰恰告诉你不要沉浸在那些虚妄的夸奖之中,从别人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中锻造更闪光的自己。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网络时代,一个人会身处不同的或真实或虚拟的群落,每个群落会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这个作文题关注当下,提供两种“对立”的群落,引导同学们思考群落背后的社会现象,在写作中观照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
根据材料,写作立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
(1) 认可“夸夸群”,认为遇到压力的时候特别需要支持;
(2) 认可“喷喷群”,认为可从别人不那么友善的言论中锻造更闪光的自己;
(3) 不要过分在意“夸夸群”的“夸”或“喷喷群”的“喷”,要有定力,坚守自己的原则;
(4) 在沮丧的时候需要“夸夸群”的鼓励,在春风得意的时候需要“喷喷群”的鞭策,“夸”和“喷”都有可取之处;
(5) 肯定“夸夸群”和“喷喷群”存在的意义,但是也要理性地思考群落文化可能会掩盖个体思想的危害。
当然,如果思考“夸”和“喷”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分析这种群落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它们的利弊,思考对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立意都要落脚在群体氛围对“我”或“我们”的影响上。
【佳作赏析】:别让夸和喷左右了我们
人生而为人,游走于形形色色的夸赞和嘲讽之间,无论是否出自真心,它们都占据着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角,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前行。网络载体如今为我们提供了自主选择权,“夸夸群”和“喷喷群”火遍网络,让夸奖和批评的分水岭更为清晰,而面对看似有鸿沟的两者,我们的头脑也应越发清晰。
诚然,积极寻求方法为自己镀金,彰显自己的优秀才能是人再正常不过的本性,而沉溺在“夸夸群”的“彩虹*”中本质上是人们理性的出逃。“夸夸群”何以流行?不过是群成员互相加油打气,人们需要外界的支持去消解自我的压力。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其他方式来弥补遗憾、缓解焦虑。
个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是“过度补偿”无法给人真正的安慰,看似是正能量的放大,实则是群体性孤独的写照;看似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实则是满盘皆输。
慎入“夸夸群”并不代表鼓励大家跻身“喷喷群”的行列,选择“喷喷群”需要勇气,而“喷喷群”的价值需要辩证看待。
人们在希望听到好话的倍感压力的阶段选择了“喷喷群”,选择了让心灵接受那些并不那么友善的言语的洗涤、打击之后,又是否换回与痛苦对等的回报?我不得而知。“喷喷群”并不是告诉我们不要沉浸在虚妄的夸奖之中,因为那些浅显的道理我们本应懂得,我们不该用铺天盖地的批评去代替方方面面的夸奖,从而拒绝夸奖。
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努力,那么请回到努力本身。造就努力的不是批评,是见识,是眼界,是境界。不那么友善的言论未必能锻造更好的自我,反倒使我们垂头丧气、消磨心志,使我们与成功的彼岸渐行渐远。在“喷喷群”的手机屏幕后,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挖空心思修饰词藻挖苦他人的“键盘侠”和以“为他好”为由无情加以批评的乌合之众所勾勒出的病态世相。
不仅需经得起“夸”,更应理性地对待“喷”。在“夸夸群”和“喷喷群”之间,寻找到自身处于社会的位置,不忘自我地鼓舞与反省,自我对话,品味得失,或许才不辜负生而为人的使命吧。
【点评】: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是作者的思维在不断地挺进。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夸夸群”与“喷喷群”的本质,最后再提出“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应对策略,思路清晰。对“夸夸群”背后的理性出逃和群体性孤独的思考,对“喷喷群”背后的“键盘侠”“乌合之众”所勾勒的病态世相的分析,虽然也有片面甚至偏激的地方,但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倡的“见识”“眼界”和“境界”。思想永远是论述文写作的最有力的武器。
根据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说价值观会影响人际交往。还有人引用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的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你认为“价值观”和“利益”哪一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
联系实际思考,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证明自己的观点,题目自拟。
【佳作赏析】:友分三等,处之有道
该用什么评判朋友?这是个问题,没有哪一种标准适合所有的朋友,因为朋友也有等次之分。
循利为友,小人之聚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总是逐利的,而为利益所驱使暂时结合起来的人,可称为“盟友”。如帕麦斯顿所言之朋友者,即盟友也。国家角逐之势,时而合纵,时而连横;商家争利之斗,时而决裂,时而婚盟;政客求权之争,时而贬斥,时而投诚。这一系列乱相之交,皆不是真正的朋友,而仅小人之徒也。利聚而来,利覆而去,分聚离合,朝秦暮楚。这种“朋友”不值得交心,合作则罢,却不可以身相托。
政治正确,党人之聚也。此一类朋友,乃志同道合者,可谓之同志。如“强力集团”,为共同的音乐理论而奋斗不止的作曲家们;如“东林书院”,为共同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士人君子们;如“尼德兰画派”,为新的艺术征途积极进取的艺术家们。他们同心而行,戮力而为,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着,皆是同志。此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谓至真至确。理想不同,目标不同,如何能戮力同心呢?的道不同,莫过于意识形态之不同。因此,不同政党之争分外激烈,有时要动用武力方可解决,这也是抱团太紧,分野太明的弊端。说到底,此之同志,不过是永不破裂的同盟而已,大家可以共事共生,共同干大事,求真理,却不一定能交心。
高山流水,君子之聚也。此之友谊,不以一切外物为意,唯以真性灵为宗,此乃真朋友。这一等友情不会是群体的集体感情,而仅以二人为心。元白之相唱相和;马恩之同书巨著,皆为此类。这种情谊,既纤弱又强大。纤弱者何?众人群聚,两两相对则有,众会一堂则无,岂不纤弱?强大者何?此情此谊可超越党派、国家、人种、文明,岂不强大?戴高乐与隆美尔,是战场上的敌人,是政治上的对手,他们却都为对方的才华所折服,喻为知己。商汤与伊尹,一君一奴,却能抛却等级,超越君臣,两相投契。德国的两位哲学家,一个逃到国外反对纳粹,一个则为纳粹服务。战后,他们并排走在残破的大道上,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张照片记录下了这宁静而和谐的背影,成为不朽的经典。在他们面前,所谓利投益合,政治正确又是多么的荒诞不经,苍白无力。这种友情,至大至真,可付身心与之。
友分三等,处之有道。以不同之法待不同之友,方可为宜。
点评:全文讲述交友之道,思维缜密,积累丰厚,旁征博引,议论说理纵横捭阖,文字洗练精准,表达到位,文化气息浓厚,作者吸收了古文精华,有文言特质又不是有意玩深沉,而且使文脉一直贯穿到底,足见其写作功力。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退“浮躁”,享“本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