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的方法 作者:郭长芬 来源:《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年第15期 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是文章的灵魂,散漫无序的思考不能成为文章,赏心悦目的文章需要具备高远新颖的立意。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了“深刻、有创新”等采分点,而很多考生却不重视立意,只是匆忙看一下题目或材料,略微思索就动笔了,结果文章或者是蜻蜒点水缺乏深度,或者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得分自然不理想。 高考作文反映的是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深度,好的立意应体现独特性、鲜明性、时代性等特点。因此,考生要善于分析材料,选准角度,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强化深度意识;要勇于放弃第一构思,因为你拿到这个题目第一时间想到的,恰恰也是众多考生想到的,摆脱平庸的办法就是注重在哲理的思辨性、人文的深刻性、时代的丰富性等方面的挖掘。最佳立意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容易把握的方法。 一、顺势拓展法 由材料的某些内容或话题联系到现实,在已有的基础上迁移拓宽延伸,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得到主旨。如2008年高考作文全国卷1“抗震救灾”相关的材料作文。这是当时的热点,如果就事说事,就题论题,就显得立意平平文章肤浅,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如果能依据材料纵向展开,由无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大量的救援物资及时运送灾区等展开材料,点出无数的小人物创造了爱的奇迹,感动了大中国,成为民族不屈的脊梁;或者联想到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坚定地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表现中华民族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的坚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一种可敬的民族魂等。这样立意就显得境界高远、大气,令人称道。 二、化虚为实法 近年来新命题作文选题宽泛抽象,令考生茫然,不知从何说起。考生要善于从大的背景下撷取小的人物或事物人文,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如某年高考作文上海卷题目:他们。有的考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选取社会中某一类人集中笔墨来写,以小见大,以实衬虚。比如写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和美化者,日复一日从事着最为艰辛的劳动却获得少得可怜的尊重,更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1a72c8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