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逍遥游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庄子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逍遥游》出自《庄子》一书,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文章。它阐释了庄子逍遥无为的思想,无名、无功、无己三种境界对应道家-—-—-圣人、神人、至人三种理想人格. 本文庄子首先举鲲鹏南飞的例子,表达自己向往像鲲、鹏一样逍遥自由,扶摇而上,一飞万里的思想。通过鲲、鹏的描写,庄子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将人类在思想上的追求提升到无穷,由自由而游的鱼、海,到鲲的天地,进而达到展翅高飞的大鹏和大鹏的广阔天地,而远眺遥远的天池南冥。所谓“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等境界何其壮阔!但是这种境界上需要再求上升,从悠游於北冥的鲲,酝酿变化而成为翱翔万里的鹏。这里展现出“道”的无边无际。同时这一变化也是一种提升,一种对道追求的提升。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境界,只是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深远.鲲鹏仍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需要直上九万里而积负大翼之风,而后图南。为说明积厚方能负重的道理,庄子举了水负舟的例子. 紧接着通过“蜩与学鸠之笑"来引出对“小知与大知”的论述。运用鲲鹏以及蜩鸠的寓言,藉由小鸠的无知,以写出俗人浅陋、不识大体的境界.鲲鹏之大与志在远方,与蜩鸠之小且无知,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正如小年无法体会大年,因为小年本身生来的限制,根本无法去经验大年,生命长短是不可违的律则,而蜩鸠先天的限制也无法使他遨游千里。这反映出庄子大志无法为世人理解可悲现实,同时也是庄子的一种自嘲。在此我认为庄子并没有对小知者的嘲讽,只是承认有小知与大知之分,并且承认这是先天限制的结果。作为大知者注定无法被小知者理解接受他们的思想,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自己的独特,不为小知者所扰,不追求名利,即所谓的无为逍遥,达到无名之境。 接下来庄子又列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定乎内外之境,(完整word版)逍遥游的自由观及其意义解析 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欲风而行"的列子。这三类人代表三种境界。第一类是俗人,追求功名,这类人有待于外物。宋荣子是圣人,不追求名,不为外物所累,但是他有待于内。而被视为神人的列子御风而行,有待于自然。这三类人都未达到最终的境界——--—至人无己。至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所待,抛却一切,真正自由逍遥.至此庄子阐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追求-—-—-无己之人,即忘却自我。 最后庄子借尧、肩吾等几个例子表达了自己对有用无用的看法。我们所见的无用并不是真正的无用,万物存在自由其用.所谓无用只是人根据自己的喜恶做出的判断. 庄子的这篇逍遥游具有很多现实意义. 首先鲲化为鹏完成自己的升华,实现境界的提升。这鼓舞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境界,是自己得以升华,就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鲲生活在海里,是北冥里一条鱼,虽然“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但是它的视野也只能局限于那片海。它不甘于现状因此追求自身的改变,进而化身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一飞九万里。并且凭借万物之息飞往南冥————-天池。从北冥到南冥,这一南一北可见跨度之大。同时从海中提升到万里高空,其视野也极大的提高。这种升华振奋人心。虽然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不是什么大智大慧者。但是这仍告诉我们只要渴望改变,付出努力,就能实现境界的提高。我认为在此庄子暗示应该重视心智的培养,以激励自己提高自身,从而达到自由的境界。 其次,鲲鹏飞至南冥有待于万物之息,这一点揭示了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告诉我们要懂得合作。既然做事请仅靠自己是不行的,那当然需要与人合作。当今世界,竞争十分激烈,合作是许多工作的基础,基本上事事都需合作,都要借助到他人的力量。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并乐于与人合作.同时,万物之息助鲲鹏飞行,这一点体现了,我们应该乐于帮助他人。只有帮助他人才能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别人的帮助.当所有人都乐于互相帮助时社会就会很和谐,便能达到道家所崇尚的“无为而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3c08f5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