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机与禅物】禅居感物变 八指头陀(1851―1912),近代著名诗僧,俗名黄读山,法号敬安,又号寄禅。因曾于宁波阿育王寺烧残二指,剜臂肉以敬佛,故世称“八指头陀”。八指头陀一生,虽身在佛门但心萦家国,为佛教,为国家,尽心倾力,至死不休,从而赢得了爱国诗僧的美誉。 八指头陀一生遗作近两千首,其诗歌成为参禅悟道的法门之一,带有鲜明的禅的色彩。这些禅诗寓禅于物,体现了作者的禅悟与禅趣,其中的意象,是诗与禅的有机融合,是灌注着作者佛学境界与禅宗思想的特殊意象,即禅物。在八指头陀禅诗中出现的禅物,最常见的是梅、月、云、钟四种。 一、禅诗中的禅物 (一)禅与梅 八指头陀对“梅”情有独钟,他从禅家角度将自己的心性与梅的质性融为一体,注入禅意,体现这种禅意的有如《咏白梅》: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 这首诗重在用梅的神传达出超尘脱俗的禅意。“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用“梅”的孤洁透出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禅趣。 (二)禅与月 自古以来,“月”为诗人所青睐,八指头陀的禅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禅物之一就是“月”。八指头陀将“月”作为参禅者的观照对象,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例如《重宿天童山寺》: 踏遍千山复万山,夕阳影里叩禅关。为寻锁翠堆云地,重到幽花瘦石间。茅榻灯昏僧入定,松枝月冷鹤初还。自怜碧海浮桴客,三宿云房鬓欲斑。 这首诗中的“月”象征了莹洁空明的清静的心。禅定与月静融为一境,以皎洁之月象征自己的清净禅心,参悟禅的空、玄、净、妙,从而将月境、诗境、禅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传统的清明澄澈的审美意境。 (三)禅与云 云的意象是悠然、高远、自由、淡泊,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禅意。在八指头陀的禅诗中,“云”具有两层象征意义。首先,“云”象征着闲适自由的生活。八指头陀有《旅夜书怀》: 野馆谁相伴?寒灯独可亲。江湖惊岁晚,天地忽新春。旅梦云千里,梅花月一身。劳生方暂歇,明日又风尘。 在这首诗中,参禅的追求脱俗与心无外物的禅性尽显于“云”。 其次,“云”在八指头陀的禅诗中象征着禅悟过程中的考验与阻碍。观《出定吟》: 禅宫寂寂白云封,枯坐蒲团万虑空。定起不知天已暮。忽惊身在月明中。 这首诗中的“云”象征着让参禅者迷失方向,阻碍不前的种种障碍。禅悟是要有空明、澄净、超脱的心境的,要真正参透禅机就必须冲破阻碍,排除干扰,潜心入定修练,这便是八指头陀一生的禅悟。 (四)禅与钟 参禅者在禅悟过程中需要有醍醐灌顶式的警醒与顿悟,在禅诗里,再没有一种声音比钟磬声更悠远、空灵、邈渺。于是“钟”成了极为重要的一个禅物。有“钟”诗《薄暮瀛仙阁禅坐,望麓山残雪》: 西峰残雪在,危坐倚空冥。微雨度高阁,孤烟生远汀。定回山月白,寒入夜灯青。寂寂一钟动,冷然契独醒。 这首诗中的“钟”起到了安定禅心,迷途猛醒的作用,钟声成了诗人禅悟的见证,钟声一鸣,随即顿悟。 纵观对以上四种禅物的分析,可见八指头陀的诗歌如“袖底白生知海色,眉端青压是天痕”,处处皆禅机,究其对物习禅、以禅入诗、诗禅合一的创作手法,便是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这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超越境界。探究八指头陀选择梅、月、云、钟来表达禅机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6c4b9b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