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教学“三文合一”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6 19:1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古诗文教学“三文合一”的几点思考

骨干班学员



我觉得古诗文教学‚三文合一‛是极其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因为其中有很多困惑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实践解决。比如:能否在文言知识点的学习中渗透文化教学?(课例:童志斌《始得西山宴游记》避免古诗文教学文化渗透中的泛渗透现象。(课例:郑素芳《报任安书》顾乐波《烛之武退秦师》)打乱文章结构的文言文学习的利弊分析。(课例:郑素芳《报任安书》)

课堂学习中文字、文章和文化学习的比例如何安排更合理?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局限的矛盾。古诗文复习课的实践和研究。等等。

下面想就两个课例片段谈谈本人对古诗文教学文化渗透中的泛渗透现象的看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体现了‚中华民族类型化的共同性的固定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承担着传承、沿袭和思辨的重任,所以我们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但每篇文章因作者思想、追求、情趣、个性、环境等的不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侧重会有不同,我们要把它们尽可能客观真实全面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思考。

课例片段一:郑老师在教《报任安书》时,和同学们探讨‚司马迁为什么在受了宫刑之后没有死节(引节),而是选择了忍辱偷生?‛分析了司马迁要通过《史记》来呈现他的名声和文采,来体现他作为士大夫勇于担当的价值追求等,最后,老师认为‚求生也是一种本能‛。她请同学齐读课文第四段第一句‚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然后老师说:‚可见司马迁是肯定生命价值,他珍惜生命。并板书‚珍惜生命‛。随后老师又补充理由,课文第六段明确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可见这时候《史记》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所以司马迁未选择死也是对生命的珍惜。

分析:对这种理解我觉得有可商榷之处。

首先,我们也来看第四段,司马迁接着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在这世上已没有什么至亲,言下之意是没什么可挂念的了。二是连奴婢这样的下贱之人也能下决心自杀,何况是像他这样读书明理的又遭受了巨大耻辱的人呢?三是他认为勇敢的人不一定‚死节‛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宁愿‚隐忍苟活‛。很明显,第四段第一句和后面句子在语意上是转折的关系,作者要表露的心声是并非怕死,而是要完成《史记》。

为什么在司马迁的心中,《史记》高于他的生命呢?司马迁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后来因时代与家境的变迁,曾经中断史官之职。到他的父亲司马谈时,又再出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这种家学传统对司马迁影响很大。在司马迁三十五岁时,司马谈病逝。临终前,父亲嘱咐儿子:‚我死后,皇上将会任用你做太史令,到时候你不要忘记我想要写的史书啊。‛司马迁停止父亲的话,泪流满面,他对父亲用力的点着头,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辜负父亲的希望,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此后,司马迁经过了多年的搜集资料的工作,然后在公元前104年他四十二岁时开始史学巨著《史记》的著述。在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辩护而遭受了残酷的腐刑,这一年他四十八岁,《史记》还未完成。到公元前93年,司马迁写了《报任安书》。公元前91年,司马迁最后完成了《史记》的编著,


这一年,他五十三岁。这部不朽的史学巨著的成书,前后大约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关于司马迁的卒年,如今很难确证。根据学者推断,司马迁一生‚与汉武帝相始终‛,也就是说司马迁死在汉武帝末年,很可能是病死的,大概五十余岁。那么,可以说,司马迁是为《史记》活着的,《史记》完成了,他生命的寄托便不复存在了。

所以本课中教师认为司马迁未选择死是求生的本能,是对生命的珍惜。我觉得有些牵强。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文言文教学中时常见到。 课例片段二:

在去年浙江省文言文疑难问题教学研讨会上,顾老师指教《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过程一气呵成,精彩不断。

最后一个环节的处理是:教师之前已经板书几个字:‚烛之武‛‚义、勇‛‚士‛,这时又在‚义、勇‛后补充‚智‛。然后小结:(我们)佩服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更佩服他的在国难当头勇出头。不是一般的谋士,整个历史上像烛之武这样的人非常多,如舍生取义的荆轲,勇于自荐的毛遂,等等,这些士人在某种程度上讲在影响历史的进程,今天我们仍要学习烛之武的那种忠诚和爱国之情。

分析:烛之武的形象该怎样把握?他称得上大义吗?国难当头,他应该主动请缨,现在佚之狐推荐,郑伯恳请,他还要发发牢骚,这称得上大义之士吗?他还比不上郑国普通的商人弦高,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当郑国君主要奖赏弦高时,他却婉言谢绝‚作为商人,忠于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烛之武称得上大勇吗?先秦,‚两国交往,不斩来使‛况且‚晋 军函陵,秦军汜南‛也不用担心被晋国俘获,又有何惧?他能和‚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相比吗?他能和面对强秦‚挺剑而起‛的唐雎相比吗?《史记》中记叙此事连烛之武都未提及,‚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

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立足文本,依据材料,客观分析的精神。这样,文本中的人、事等能实实在在的带给我们启发,引领我们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6cd914cc7931b765ce15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