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诗眼主旨及赏析精选

时间:2022-12-24 08:35: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琵琶行》诗眼主旨及赏析精选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 “天涯沦落之恨 ”(《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

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 “长安故倡 ”的 “天涯沦落之恨 ”。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全诗可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 “江头送客闻琵琶 ”, “江上聆听琵琶曲 ”, “歌女倾诉身世苦 ”, “同病相怜伤迁谪 ”, “重闻琵

琶青衫湿 ”。本诗的诗眼(主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 “浔阳江头夜送客 ”到 “犹抱琵琶半遮面 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

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一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



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 “寻

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 “寻声暗问 ”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

“琵琶声停 ”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 “欲语迟 ”与后面的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 ”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从开头到 “犹抱琵琶半遮面 ”,写琵琶女的出场。首句 “浔阳江头夜送




”,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 “举酒欲饮无管弦 ”。 “无管弦 ”三字,既与后面的 “终岁不闻丝竹声 ”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 “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 “别时茫茫江浸月 ”作

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 “忽闻水上琵琶声 ”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 “主人忘归客不发 ”,要 “寻声暗问弹者谁 ” “移船相近邀相 ”了。从 “夜送客 ”之时的 “秋萧瑟 ” “无管弦 ” “惨将别 一转而为 “忽闻 “寻声 “暗问 “移船 ”,直到 “邀相见 ”,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 “千呼万唤 ”了。但 “邀相见

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 “千呼万唤 ”的过程,她才肯 “出来 ”。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 “我 ”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 “直欲

摅写天涯沦落之恨 ”一样,她 “千呼万唤始出来 ”,也是由于有一肚子 “天涯沦落之恨 ”,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 “琵

琶声停欲语迟 ” “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从 “转轴拨弦三两声 ”到 “唯见江心秋月白 ”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



的高超演技。其中 “转轴拨弦三两声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 “弦弦掩抑 ”,写到曲调的悲伧; “低眉信手续续弹 ”,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 “大弦嘈嘈如急雨 ”到 “四弦一声如裂帛 ”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

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

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接着就赞叹

“未成曲调先有情 ”,突出了一个 “情 ”字。 “弦弦掩抑声声思 ”以下六句,总写 “初为《霓裳》后《六幺》 ”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 “低

眉信手续续弹 ” “轻拢慢捻抹复挑 ”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 “似诉平生不得志 ” “说尽心中无限事 ”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d876c4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