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材料作文 第一部分 材料作文基本知识 1.材料作文的概念和分类 材料作文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行命题进行写作的作文考查形式,相比命题、半命题作文难度稍大。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2.材料作文的特点 (1)读写结合,作者(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是近几年材料作文普遍的要求,这样它能有效地避免猜题押宝式的作文指导,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 总之,材料作文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能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3.中考材料作文命题三个特点 一、材料文体多样。除以往较多出现的寓言、故事、散文外,还出现了诗歌,例如广州题引入冰心的《成功的花》,吉林题引入丹妤的诗《我们期待所有响亮的日子》,山东题引入艾青的诗《盼望》等。 二、选择空间开阔。有的命题铺开多角度的材料,但只要求选择其一作文,让考生有更大的自由度。例如,哈尔滨题引入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要求考生“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作文。 三、导语鼓励创新。昆明题在引入一则故事后连设五问:“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你有过和别人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吗?你的这种看法和做法得到周围人们的鼓励或批评吗?你见过和‘绿太阳’相似的不同寻常的景观吗?„„”鼓励考生在“不同”“不同寻常”上构思创新。 第二部分 材料作文技巧 1.准确审题,力“全”忌“偏”。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全面分析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这样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2.使用“材料”,要“巧”忌“离”。 在材料作文写作中,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写记叙文,在叙事后点明题旨的部分化用材料,会起到水到渠成、升华主旨的作用。 3.作文立意,求“准”求“新”。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写材料作文,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所谓求“新”,就是要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工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光彩。 步骤一 审题立意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法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 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 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审题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盲子过涸溪》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审题方法三:领会寓意法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只是空想而不付诸努力只会一事无成。 审题方法四:提炼话题法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习惯成就人生。 审题方法五:择一而作法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从老人的角度立意“根深才能叶茂”;也可从年轻人角度立意“天道未必酬勤”。 实战演习 《光明日报》发表时评《不要让“儿童节”变成“消费节”》。文章指出,时下许多儿童想在“六一”实现的愿望多与吃喝玩乐有关。一些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商场里买这买那,消费起来毫不手软。对此,专家呼吁:不要让“儿童节”变成单一的“儿童消费节”,要让儿童节变得更有意义。 回眸刚刚走过的童年,对于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谈,也可以自选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不要出现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17b675bf705cc17542709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