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生 的 凤 凰 ——访沈从文先生故居 段道湍 二十余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时,就被他那带有浓厚湘西泥土气息的故事情节所感动。从此,那山、那水、那方神奇的土地,以及那位勤劳、正直、善良的渡口老船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女翠翠,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并激起了我对生养先生那片故土的遐思和向往。 在一个丹桔飘香、油茶花盛开的季节里,经过长途舟车劳顿,终于踏上了令我魂牵梦萦的湘西凤凰古城,得以目睹先生笔下的渡口,城里的河街和端午节观龙舟赛的吊脚木楼,以及当地的人文风情和神奇传说故事。 这是一座有着农耕文化、楚巫文化、传统文化交汇的古城遗址。我的目光完全被湘西的独特风情所吸引,山还是那座山,湾还是那道湾,房依旧是那座房……那滋养先生的沱江水依旧清澈可见,那穿梭江中的各色舟船和河边浣洗的苗家妇女,依旧复制着古城昔日的繁盛。先生当年走过的青石板小巷、登临的古城头、抚过的古炮台,以及厌学游走的会馆、祠堂、寺庙和小手工作坊等,虽历经沧桑巨变而不衰,依旧用它特有的方式迎接着八方来客,彰显着古城文化底蕴的博大与厚重。 我此行的最大愿望是拜访先生的故居。在导游的指引下,我终于在沱江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先生的故居。这是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南方典型四合院。院中的小天井是用石板铺成,虽经百余年风雨变幻而愈久弥新。天井四周 1 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虽显古旧而不失华贵和幽雅。漫步在这座既古老又雅致的天井小院,抚摸先生宅院所剩不多的遗物古存,睹物思人,先生的崎岖波澜人生画卷仿佛又展现在眼前。 先生幼年时聪明早慧,加上记忆力又特别好,两岁开始识字,到四岁时便认完了六百字,备受长辈宠爱,可谓十分幸福,曾一度成为家庭的“中心人物”。六岁上学后,因不堪私塾老师对孩子们的虐待和教授内容的空乏无味,先生很快便失去了读书的兴趣,于是开始逃学,并过早地走向社会与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接触,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一切,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待这世上发生的一切。 幼年的“失误”似乎又成全了他。正是由于少时的厌学,不得不使先生十五岁时就离开父母到当时的土著部队当兵。五年的颠簸游离生涯,先生不仅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也熟知旧式军队底层官兵的艰难与困顿,无耐与失望。终于激起他到大山以外的地方,去学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看些听些耳目一新的世界。 机会终于来临,在好心上司的热情鼓励、资助下,先生从部队领取了二十七块大洋,连同青年人的一份勇气,在北京这个当时已有百万人的大千世界里,带着湘西汉子特有地执着、韧性和从不言弃的希冀,开始了他的文学苦旅,由起初的写稿为了糊口,到后来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创作出了一系列带有浓郁湘西苗乡特色的不朽之作,著作文章竟达五百万字之巨,其中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他的匠心巨制,《湘西》、《凤凰》、《从文自传》等作品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 2 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成为继鲁迅之后又一位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和学者。 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的《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史学专著,深受相关专家和读者的欢迎,特别是受周恩来总理之托,花费十五年心血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巨著,不仅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更显示出先生多方面的知识造诣和渊博的艺术才华。 走出沈家大院,沿着先生门前的石板小路,伴着缓缓流淌的沱江水,继续探访先生当年的足迹,深深地陶醉在美不胜收的古城文化氛围里,陶醉在先生淳朴、善良、倔强而又有义气的人格魅力中,不禁记起了公刘那首赞美先生的诗句: “这银水/这金水/这珍珠水/一浪又一浪/梳拢着贞洁的月光/月光的秀发里,蕴藏/他一辈子墨播的芬芳/这碧山/这黛山/这翡翠山/一趟又一趟/背负起冷峻的太阳/太阳的胸腔中,郁结/他三十载舌苔的苦苍/大风起了/大风吹过乌焦的火场/尽管遍地滚烫/炙手可热的灰烬中/却抖擞着一匹再生的凤凰……” 如今斯人已逝,但先生的不朽作品和他的古城,如同这再生的凤凰,正飞出华夏,飞向世界! (原载2007年《城市审计》第4期)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0d2c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