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汉字 继“雷”、“霹雳”、“囧”(读jiǒng)、“槑”(读mãi)惊爆网络之后,网络上各色各样的我们平时根本不认识的字一个连着一个出现在我们的网络生活里,并且赋予了许多新的形象的含义,我们的网民真是天才,天大的狂才! 今天不经意间发现了许多新的很雷很霹雳的词,不知道新不新,反正我是不大认识的,查了资料才知道。现在就与大家分享下,欢迎大家来添加网络流行词新成员。 “兲”(读tiün),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创造这个字的肯定是受了天大的折磨又不能报复,所以学着阿Q自我安慰,背后损一下王八羔子一样的“天”。 氼(读nì),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前天我这里受“凤凰台风”的影响,瞬间狂风暴雨,路上的行人马上成了“水人”。 砳(读lâ),开始很费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的声音呢?转念一想,是不是两块石头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很好听,很“乐”吗?这个字是劈山开路者的代表。这“砳”字很有可能是石匠发明的。敲石头的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两手拿着两块石头拼命地敲,我乐,我乐„„ 嘦(读jiào),很容易读的——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两个字快速连读也能成为一个字,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们一起为我们自己身为中国人严重自豪下。 嫑(读biáo),和上面的“嘦”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不废话了,让大家自己把玩下吧。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一带的方言„„ 嘂(读jiào),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很有趣吧,那让我们发挥自己超雷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四个鸟组成一字该读什么? 圐圙(读kūlûâ)——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lûà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圐圙,本来可以四面八方,没想到被加了一个笼子,被困在其中,这个词在汉文化地区,是不吉利的。 玊(读sù),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所以变俗气了 孖(读mü),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拷贝,复制。两个儿子一样的,双胞胎也无此可能,当然只有靠copy、克隆,嘿,只是法律不能通过„„ 砼(读tóng),这个大概是个生造字吧:人工石头合起来就是混凝土,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潽 pū 〈动〉 [口]∶ 液体沸腾溢出 [boil and spill out]。如:稀 饭潽了。 這也是個很流通但多數人不會寫的字。 洇 yīn 〈动〉 (1) 液体在纸、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开或渗透 [spread and sink in]。如:洇润(润泽);血已经把纱布洇湿了 抻 捵 chýn 〈动〉 (1) 拉长东西 [drag out;draw out] 抻,手伸物也。——《集韵》 (2) 扯 [stretch] 两个有人命血债的财主,被团民抻着发辫,砍头示众。——冯骥才《义和拳》 (3) 拖延 [delay] 这样抻的时间越长,粮价就越往高涨。我们再抻一抻有好处。——浩然《洪涛集》 常用词组 抻chýn 抻个懒腰。 脶luó 数数手上几个脶(手指尖的指纹为圈的,称为脶) 甚至还有顺口溜:『一脶穷、二脶富、三脶四脶开裆裤 烀 hū ㄏㄨ ◎ 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白薯。 所以说起来, 食物全放水中,水位淹过食物,煮熟为『煮』; 食物放水中,水位没有淹过食物,煮熟为『烀』; 食物放水上,用水汽热熟,为『蒸』。 搲wǎ ◎ 方言,舀:用瓢~水。用碗在坛里~米。 搋chuüi 汉典 ● 搋 chuüi ㄔㄨㄞˉ ◎ 〔~子〕疏通下水道的工具,用木柄插入橡皮碗制成。 ◎ 用手掌压、揉,使搀入的东西和匀:~面。 靸 sǎ ㄙㄚˇ ◎ 〔~鞋〕a.一种草制的拖鞋;b.鞋帮纳得很密、前面有皮脸的布鞋。 ◎ 方言,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着鞋。 燖 燖 xún 〈动〉 (1)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hot-water depilate] 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 (2) 又如:燖毛;燖鸡 摎 jiù 1、拧、绞。含水分的、湿的(衣物等)拧成麻花状使干。 ~干。 2、旋。螺丝扣,使紧(松)。 把螺帽~紧(松)。螺旋类:~开瓶盖。 3、弯道、拐角。这巷子又深又复杂,七弯八~还到不了头。 引申:复杂、麻烦。 左~右~还理不清头绪 擓 kuǎi 〈动〉 (1) 〈方〉∶给„搔痒 [scratch]。如:擓痒痒 饓 chýng ㄔㄥˉ ◎ 过饱,肚胀。 吃多了难受 齁 hōu ㄏㄡˉ ◎ 鼻息声:~声。 ◎ 吃太咸或太甜的东西后使喉咙不舒服:这咸菜真~人。 ◎ 方言,很,非常:~苦。~咸。~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2cd71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