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

时间:2022-09-07 17:09: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桃花源记





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

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百步,中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14、本文的哪两件事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⑵、“未果,寻病终”。

15、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出了了哪几件事?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三件事: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2、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4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美好作了铺垫。

7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 8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答: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荡、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9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10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11

、桃花源的美好表现在哪里?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表现出来的? 答:(

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写来表现出来的。12、《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

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16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 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17

、“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8、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答:⑴、社会理想: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⑵、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3 、文言词语:

1)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 ()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

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 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

3)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 ,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 (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 ,独字译为做标记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 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 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②闻有此人(听说)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得:①便得一山(看见)

4)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②眈眈相向(看) ②得其船(找到)






====

注解



4.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5.缤纷:繁多的样子.6.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8.才通人:

仅容一人通过。 9.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10.俨然:整齐的样

子。11.属:类。 12..纤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3.相闻:可以互

相听到。 14.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邀请。17.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5.黄发垂髫:特指老人和小孩。黄发,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16.要:通“邀”,

18.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

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 “无论”。19.具言:详细地说出。 20.叹惋:感叹,惋惜。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延.顺着。向,从前的.旧的。22.及郡下:到了郡城。郡,指武陵郡。

23.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4.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遂:终于。

26.南阳:郡名,治所在河南南阳。 28.规:计划。 29.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 31.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 .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21. 25.3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98841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