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时间:2023-04-22 02:20: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睿厦大考研网

厦门大学2007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826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

招生专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纳米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物理化学、软物质与功能材料、生物医学工程、能效工程、能源化工



考生须知:答案必须使用墨(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 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

一、选择题

1.反应A+BC→AB+C的焓变rHm>0AC是自由基,BC是分子ABBC的摩尔键焓。以下哪些关系式可以近似估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a

A0.055B+rHm B0.055B C0.055C D0.055C-rHm 2.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等温吸附过程,熵如何变化?

AS>0 BS<0 CS=0 DS≥0

3.银锌电池Zn|Zn2+||Ag+|Ag的骤(Zn2+/Zn=-0.761V,骤(Ag+/Ag=0.799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枋牵º

A1.180V B2.359V C1.560V D0.038V

4.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出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AgCl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AAg|AgCl|HClaq||Cl2p|Pt BPt|Cl2|HClaq||AgNO3aq|Ag CAg|AgNO3aq||HClaq|AgCl|Ag DAg|AgCl|HClaq||AgCl|Ag 5.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当在毛细管左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D)因失去平衡而左右来回移动

6.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阌牖疃萢的关系为:1=10-Aln1+ba,其中10为纯水表面张力,Ab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糜牖疃萢的关系为:

A1=-Aa/RT1+ba B1=-Aba/RT1+ba C1=-ba/RT1+ba D1=Aba/RT1+ba

7.假定某原子的电子态有两个主要能级,即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极差为1.38110-21J其余能级可以忽略,基态是二重简并的,则在100K时,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上的原子数之比为:

A3 B0.184 C1 D0.01 8.298.15K101.325kPa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气体是:

AH2 BCH4 CNO DCO2

二、简答题

9.7

STV的函数,证明:TdS=CVdT+T[/]VdV 10.7

为了获得最大混合熵,试问正庚烷和正己烷以什么比例混合?(以物质的量分数计)




思睿厦大考研网

11.6

为何要用极限摩尔电导率讨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 12. 6

如图所示,当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时,水能自动上升,如图a。于是有人将毛细管上部弯曲并设计成图b的装置,他水能自动上升,然后自B端滴下,推动涡轮C转动,如此可以往复不停。试问这种装置是否可行?试加以详细说明。



13.7

对连串反应,稳态近似法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请画出满足稳态近似条件下,上述反应ABC的浓度-时间曲线示意图。

三、计算和问答题

14.15

CO2H2S在高温下有如下反应:

CO2g+H2Sg=COSg+H2Og

今在610K时,4.4210-3kgCO2加入2.5dm3体积的空瓶中,然后再注入H2S使总压为101.325kPa平衡后取样分析,其中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同样重复上述实验,但温度维持在620K平衡后取样分析,其中含水的物质量分数为0.03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试计算:

1)在610K时的Kpè 2)在610K时的rGmè 3)反应的热效应rHmè

4610K时,在反应器中充入不活泼气体,使压力加倍(保持反应器的体积不变)COS的产率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若充入不活泼气体后保持压力不变而使体积加倍,COS的产率是否受到影响?

15. 15

请指出下列二组分金属等压固液T-x图上完成下列几点: 1)指出各相区稳定存在时的相;

2)指出图中的三相线。在三相线上哪几个相组成平衡?三者之间的相平衡关系如何? 3)绘出图中状态点(a→b)的步冷曲线,并注明各阶段时的相变化和自由度。 16.15

1)请从过渡态理论的有关公式出发并结合德拜-休克尔公式:,导出用于讨论电解质溶液反应()中盐效应的公式(T=298K:其中ZAZBAB所带电荷。

2PH等于3.42的甲酸-甲酸钠缓冲溶液中已研究出CO-血红朊的酸变性是甲酸钠浓度的函数,该一级变性反应的半衰期如下:

NaOOCH/molm-3 0.007 0.010 0.015 0.020 t1/2 20.2 13.6 8.1 5.9 试确定CO-血红朊蛋白上得电荷。 17. 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3cf657b804d2b160a4ec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