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诗阅读:破解古诗文教学难点 作者:王大娟 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2020年第08期 《清明》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另两首古诗是《元日》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中的传统节日元素非常突出,学生读一读诗句,就能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触及中国人的根。但是,在杜牧的《清明》中,竟然看不到与清明这个节日有关的表达,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有些茫然,似乎难以感受到传统节日应有的气氛。怎么破解这一教学难点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看今天我们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知道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一般都用扫墓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去的先祖、烈士,表达内心的思念之情,不像其他节日那样热闹。我们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古诗《清明》,自然找不到相应的节日气氛:诗中所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和路上行人的作为,与追思先祖、先烈无关。这是诗人杜牧写的问题,还是我们理解诗句出了问题呢?其实,都不是。 只要我们仔细梳理清明节的历史沿革,就能明白杜牧在《清明》中为什么这样写。清明之所以叫清明,除了一般人认为在这个时间点(公历每年4月4日—6日)上,人们感觉到的“气清景明”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历史上西汉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指出:清明风开始起的时间与冬至节气之间的距离是135天,于是古人就根据风的特点为节气定下了名字。在古代,比清明节早一两天的是寒食节。本来两个节日各有侧重,寒食节“宜许上墓,同拜扫礼”,清明踏青;后来,不举火、吃冷食的习俗渐渐有了变化,但扫墓的习俗流传了下来,且合并于清明节之中。这样一来,古时候的清明节,在扫墓之外,还融合了郊游、聚会、蹴鞠、植树、放风筝,甚至还包括类似于今天的“情人节”活动。用这样的视角来看杜牧的《清明》,就不用硬性地把“断魂”看成“路上行人”前去扫墓或扫墓归来的特殊状态,而是郊游的一群人,他们游玩后疲乏了,想找点酒喝,解解乏,提提精神,这在大好的春光里,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以上资料的理解绝非易事,更何况课文给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古诗词,如果教学中引入过多的资料作旁证,就会与中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相背离。所以,教师还需要引入关于“清明”的古诗,指导学生开展群诗阅读活动。 首先,教师可在课堂上介绍白居易的诗《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教师先带领学生读读这首古诗,简单地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从诗中找出与节日、情感有关的词语,如清明、哭、纸钱飞、古墓、死生别离等,明确诗人表现的正是人们扫墓的情景,也可以看出扫墓习俗在唐代是不分清明与寒食的。 接下来,教师介绍宋朝诗人陈与义的《清明二绝》(其一)——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这首古诗,解释诗句的意思,突出诗中的人物及表现,那就是少女们梳着乌黑的双髻,在花草丛中学蜂蝶起舞欢笑;她们的身边,东风送暖,百花争艳。这样的情景,学生稍加思考,就会看出诗歌表达的是人们踏青的美好心情。 最后,教师介绍宋朝程颢的《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时节,不妨游衍莫忘归。这首诗虽然不是用“清明”做题目,但尾联“况是清明好时节,不妨游行莫忘归”十分清楚地表明诗中所描写的内容与清明节关系密切。不要说理解诗句的意思,就是提取诗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恣行事、兴逐、莫辞、莫忘归等,学生也能看出诗歌描绘的是人们在春光里手舞足蹈、纵酒放歌的情形。 通过对比閱读,学生才能体会描写“清明”的古诗,不仅包含了延续到今天的扫墓习俗,还有郊游、聚会等内容。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够在杜牧的《清明》中读出属于传统节日的内容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374436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