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祁阳精神

时间:2022-07-11 00:03: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感受祁阳精神

祁阳红壤实验站位于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是我国农业科学历史上建站最长的农村实验站。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科院的一批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远离首都北京和故土亲人,毅然来到湖南祁阳安营扎寨,和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示范与推广。而这个所谓的农村基地在当时只不过是个面积不到300平方米的四合院,他们设置了实验分析室,简单的工作室和住宿房子。

祁阳官山坪位于典型的南方红壤地带,土壤非常贫瘠。有一种鸭屎泥土壤,特别怕冬干,冬干以后,来年插下秧苗就呆在地里,老不转青,不发根,也不分蘖,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长,群众把这种现象叫“坐秋”,“坐秋”的稻田产量很低,而这种田南方各省都有,总面积约有4000万亩。1945年湖南大旱,第二年禾苗普遍“坐秋”,严重减产,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大饥荒。改造这种低产土壤,提高作物产量成为20世纪60年代土壤研究中的重点课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祁阳红壤站的研究人员攻克了潜育性水稻土“鸭屎泥田”水稻“坐秋”低产的难关,仅此就使南方水稻亩产量由20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累计增产粮食30亿公斤。

50年来,长期从事南方红壤综合改良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在改造低产田、发展双季稻、合理施肥、种草养畜、立体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科研突破,先后获得成果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省部级奖17项,院级奖励3项)实验站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农业技术人员;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陈永安、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陈福兴、徐明岗等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为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的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学习“祁阳站精神” 97日—9日,在团委张卫书记的带领下一行11人赴湖南祁阳县文富市镇官山坪村,开展了主题为“学习祁阳站精神”的调研活动。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与祁阳站全站职工举行了座谈。文石林站长详细介绍了祁阳站发展历程、基础设施、开展的科研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经验体会以及未来发展等情况,大家就“祁阳站精神”的内涵和各自的体会展开了讨论、交流。随后,全体团员参观了祁阳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大型径流观测场、温室、网室、实验室、样品库以及成果展览室,重点考察了祁阳站“生土熟化过程长期定位试验”、“水稻种植制度长期定位试验”、“自然植被恢复长期定位试验”、“水稻丰产因子长期定位试验”和“红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同时在祁阳站院内种植了“纪念树”。98日,考察组奔赴黎家坪镇湘

1




诚食品有限公司考察。通过调研,全体组员对当地农产品原料收购模式、加工环节、市场营销方式及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与基层科研工作者得同吃同住,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祁阳站工作环境的艰苦,这加深了我们对“执着奋斗、求实创新、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的感悟。

参加工作后,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经常会有一些抱怨,但是来到祁阳之后,我为祁阳人那种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面貌所震撼,回来后又上网查了一些关于祁阳站的资料,发现他们的工作环境是那么的艰苦,但是他们还是那么的执着奋斗,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科研成果,自己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最让我感动的是祁阳人质朴的话语。

“不是没有动摇过,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 “别以为我们是神,我们也是血肉组成的人。当别人在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也会想家里的父母妻儿。”“有一年回家去看孩子,孩子一过来就叫我舅舅。当时我心里一痛,眼泪不受控制地就掉下来了。”

“这么多年了,孩子的家长会,我一次都没去过,有一次已经在车上,后来站里有事又折回来了,孩子没看到我去直哭。”

“站里的水稻长期定位实验,每年插秧、收割,还非得大家亲力亲为不可,因为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苗的数量、入土的深度等,这都是有要求的,马虎不得。”

“苦和累,我们都扛得住。” !“科研经费没有固定来源,曾经一再地经费紧张、困难,坚持得很辛苦,那时大家也曾想过放弃。”“然而,每当想到站里前辈们的付出,想到“把实验站打造成中国的洛桑”的梦想,想到守着贫瘠的红土地的农民,以及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我们就有了长期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因为这一份坚守,我们的人生充实有意义。”

“站里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恶劣的工作条件同样让人震惊!”

这些令人震撼的话语其中包含着多少艰辛,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对于他们还有更多的含义,当白了少年头,再回首时,祁阳站第一任站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先生仍意气风发:“没有28年基层工作经历,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我的科研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大锻炼”他说:“只有到基层才能看见更鲜活的东西,才能培养出克服任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你带着一种理想和信念,到任何条件艰苦的地方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正是这份执着,这种坚守,铸炼出了“献身农业、服务基层、不畏艰苦、团结奋斗、以研为本、努力攻关,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祁阳站精神”。也是

2




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祁阳站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面向三农,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曲“绿了红土地,白了少年头”的壮丽篇章。

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都可以创造出那样斐然的成绩,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与他们相比简直要好上太多,静下心来思考一番,其实重要的不是你的工作环境,而是你的意志品质和那颗渴望做出成绩的心。也许我们无法取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3

李士毅



2011-9-2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56553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