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4月底的某天,报端突然发布一条消息,宣布各家银行“五一”长假期间除少数网点外,不开门营业,银行敦促客户在4月30日之前到银行办理存取款和交费手续。据说,这是学习国际惯例,节假日银行暂停营业。又据说30日那天,一些银行网点一度人满为患。后来还有报道说,有人拿着5月7日以前必须缴费的收费通知单向媒体抱怨,因银行网点关门而无法缴纳……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正在为“国际惯例”所改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四、五个月,关税降低的影响还没有在进口上反映出来,倒是外资银行离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了。最近,国内媒体上见得最多的消息是,某某外资银行在某城的分支机构取得对企业和个人全面开办外汇业务的资格,或者是某某外资银行在某城的分支机构取得对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的资格。接着又是,某外资银行在中国推行服务收费,某外资企业还掉中资银行人民币贷款转而向外资银行贷款的消息等。 随着我国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渐放宽外资银行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的限制,中资银行的经营开始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资银行的生存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带来了新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为中国金融业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创造了新的机遇。 然而,有好事者,言必称与国际接轨,言必称国际惯例。于是,洋人的任何办事方式都被视为金科玉律,进而被视为中资银行经营的参照标准。据说,某外资银行对小额外汇存款储户收费是其在全球实行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它正作为一种“国际惯例”被中资银行学习和研究。又据说,中国同行已有意引进这种收费制度,打破中国老百姓享受免费服务的传统。当然,上述想法还只是在酝酿中。但鉴于中资银行的员工已经学习国外同行开始享受长假了,或许收费服务离中国老百姓也不会很遥远了。不过,有业内人士提醒中资银行,在学习国际经验时,切莫忘记国情。 当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将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从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时候,业内曾有人担心,外资银行良好的金融服务,有可能把中国老百姓的外汇存款都吸引过去。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中资银行就将出现存款搬家。而由于中资银行吸收的外汇存款大都贷出去了,如果出现大量提款,中资银行的外汇流动性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可事实上,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中资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余额仍然在正常增长。个中有种种原因,其中外资银行在中国“水土不服”,不能不说是一条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由于外资银行实行存款收费制度,在储户中引起相当反感,甚至有人将当事银行告上了法庭。看来,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呀!? 其实,很多事情还讲个入乡随俗。如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已明确表示,中国坚持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也只能从事银行业务,而不能搞“混业经营”。而且,老外的行事方式也不一定都是国际惯例。比如,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当地银行对个人客户存款就不另行收费。再如,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商场是你上班它也上班,你下班它也关门,给上班族购物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相信,如果香港也这么做的话,显然她就不会有“购物天堂”的美誉了。可见,我们在学习国外经验的时候,应该摒弃崇洋媚外的思想,要确实考虑本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切忌盲目照搬。否则,就很可能是邯郸学步,别人的技术没学到,却把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给忘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68ab8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