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 重难点解析

时间:2023-01-06 19:5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美学的研究对象:

自从鲍姆嘉通建立美学以来,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四种意见: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

2)康德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

3)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4)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

教材认为:应当全面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和审美教育

2.学习美学的现实意义: 1)时代的需要。

2)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需要美学。 3)开展审美教育需要美学。 3.学习美学的方法:

1)方法论原则: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2)具体方法:艺术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发生学的方法;科学实证的 方法。

4 西方美学的发展阶段:

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本质论美学。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柏拉图。

2)神学美学:神学美学是指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代表人物是古罗马的奥古斯丁。

3)认识论美学:认识论美学,是指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至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代表人物有笛卡儿、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人。

4)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5)文化论美学:文化论美学,是指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

5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美学经历了六个阶段: 1)清末民初美学:清末民初美学是指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18741915)期间的美学,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创期,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 2)五四美学:五四美学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19161926的美学,它借助文化变革运动而兴盛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 33040年代美学:3040年代是指19301948年间的美学,它标志着现代美学走向学理化建设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和宗白华。 (4)507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是指从1950年到1976年期间的美学,它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苏化”时期,其代表人物除朱光潜和宗白华外,还有蔡仪、吕荧、高尔泰、李泽厚等。

(5)8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是指19771989年的美学,它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再度开放和活跃时期,出现了几乎涵盖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域的“美学热”,代表人物有复出的朱光潜、宗白华、蔡仪、高尔泰等,但真正影响超群的美学家还是李泽厚。

(6)90年代美学:90年代美学是指1990年至2000年的美学,它表明中国现代美学进入一个正常而又平稳的学科建设时期。 美论

1.黑格尔的美学观:

1)从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考察美;

2)从历史主义方法出发去考察美的本质

3)从以“劳动”为中介的主体和对象统一出发去考察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 1)车尔尼雪夫斯基看到了现实美本身,认为生活本身就是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突出了美与人类生活的本质联系; 3)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人本主义”出发,模糊地感到了美的现实基础。 3.美学史关于三个论美的模式: 1)美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达。芬奇; 2)美不在现象,而在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如柏拉图;

3)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或美是生活,如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 4.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关于美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说:

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首先,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

其次,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再次,劳动在使主客体分化的同时,也使人的意向有了所指,并且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

2)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

首先,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其次,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大的。 3)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首先,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其次,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 所以: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

5.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

1)审美关系的基础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2)审美关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6.审美关系中的多重属性: 1)个体性和集体性。 2)民族性。 3)阶级性。 第二章 美感论

美感形成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对象的意义要靠人的感觉来发现,包括美感在内的人的感觉的产生,是人类长期劳动、使自然

界得以人化的结果。自然界人化的过程是全部世界史的过程,因此,美感也是整个世界史的产物。 2.审美意识共同性的原因:

1)人类的生理结构和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大致相同;

2)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积淀着历史的文明,建构了人类社会相 对普遍的心理结构。

3)形式美感的共同性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从社会实践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较少受到时

代、民族和地域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人们共同的审美趣味范畴。 3.美感的心理机制:

1)智力机制与认识活动; 2)意志机制和行为活动; 3)情感机制和美感活动。 4.美感的心理结构:

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首先是一个双重的动态结构。同时,审美心理结构不仅是共时的,而且是 历时的。

5.美感的特征:

1)直觉性; 2)愉悦性; 3)超越性。

6.美感的生理基础: 1)美感的生理表现;

2)美感的生理发生:人的感觉系统和大脑。

7.美感的心理要素: 1)感觉和知觉; 2)联想和想象; 3)情绪和心境; 4)理解。

8.审美感知的特征:

1)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 2)审美感知具有完整性;

3)审美感知注重形式的表情性。 9.联想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1)相似联想; 2)接近联想; 3)对比联想。 10.理解的特殊性:

1)是非概念性和非逻辑性; 2)是模糊多义,意味无穷。 11.美感与快感的联系:

第一,从人类整体历史看,快感先于美感。人来源于动物,永远于动物有不可割绝的联系,美感与快感也有不可割断的联系。

第二,从个人的感性活动看,快感作为积极的要素被包含在美感之中。 第三,美感总归是一种特殊的快感。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满足,不论如何特殊,也总归是令人愉快的。 第四,美感是对快感的超越。人之超越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符号实践,人类的符号实践决定了人具有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美感就是在主观侧面对这种本质力量的肯定,由此得到的快感就不是纯粹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一种因为自由而产生的幸福和愉快。

12.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的关系: 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

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

13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感起源的主要观点:

西方美学史上对于美感起源的探索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以柏拉图为代表,认为美感"神赐的迷狂"

第二种,夏夫兹博里认为美感是人的"内在感官"对事物的感觉;

第三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认为美感是对美的事物的模仿或反应,或来自于对客观对象的感觉,或是客观事物的美在感官中的反映(人像照镜子一样在对象上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第四种,认为美感是人的生命力量的表现或投射。 14.美感的来源:

美感来自于人类符号实践。

第一,符号实践创造了人化的感觉器官。人类运用工具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不仅改变了外在自然,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还创造了人类的感觉器官,为美感的发生准备了社会文化器官。

第二,符号实践发展了人的感性能力。一方面,人类的感觉在符号实践中获得了广幅度的摄取力量,他不仅能感受到近处的声形色味态,而且还可以感受到非常遥远的宇宙的形体、状态、及其运动中的声色光影。另一方面,人类感觉在符号实践中获得了

幽深度的穿透力量。

第三,符号实践使美感日益丰富。符号实践不断开辟着人类生存活动的疆域,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也越来越敏锐,越来越精微,美感内容日益深化。此外,符号实践也导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变革,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发生迁移、彼此渗透和互相推动,也使美感更加丰富。

15.美感的主要特征:

美感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直觉中蕴涵着理性,无功利的愉悦合乎人类目的性,个体感受具有普遍可传达性。 1)美感的直觉中蕴涵着理性。美感的直觉特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美感是对感性形象的直接感受。第二,美感是一种非逻辑的判断。 2)无功利的愉悦合乎人类的目的性。美感活动使人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愉悦。一方面,它是一种无关利害、不涉欲望、没有直接实用性的快感,这就是美感的无功利性。另一方面,美感又是一种合乎人类目的性的愉悦。

3)个体感受具有普遍可传达性。美感是一

种个体感受性。美感的个人感受性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人感觉的至上性。第二,个人情感的积极性。 16.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

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 离不开直觉。

第一,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这是因为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人是开放的存在物,感官就是主体向世界敞开的门户。通过感觉,人与世界展开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且作为特殊感受方式的审美直觉也是美感心理的起点,例如对自然的直接感受是自然美感产生的感性基础。

第二,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和基础。审美直觉是对事物感性形式的观照,这种过程就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同构。情感赋予形式以生命,形式使情感得以对象化,情感与形式的契合就是审美意象产生的前提。

第三,审美直觉指向意义。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审美感觉、知觉、通感都在对事物形式的观照中贯注了情感,也强化了情感。情感驱动着想象,想象所建构的符号宇宙象征着人类的价值与意义。 17 审美移情的类型: 审美移情有四种具体类型:

一是统觉移情,即主体赋予对象以自己的生

命,对象在主体的统一感受之中成为活的形象;

二是经验移情,即主体把对象拟人化,把自己的感受经验投射在对象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呈现为可感的形象;

三是气氛移情,即主体将自己的一种整体气氛的感受渗透在客观景象中,从而铺展情感流动的空间;

四是表现移情,即主体把自己的价值理想寄托于客观事物。四种移情现象都是把生命与世界统一,把情感与景象相联。

18 审美体验的特征:

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和预构 性的特征。 (1)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这种原构性赋予美感以强度。

(2) 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体验的历史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经验对精神的建构,二是社会经验对精神的建构。审美体验的历构性使美感获得了深度。

(3)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




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审美体验的超构性使美感获得了高度。 1)客观性。我们用“自然”这个总括的专门名词来表明自发性、直接的生活、感性、可感觉的对象:风景、3)悲剧性的崇高感是人类尊严的体现。

16.喜剧性美感的特征:

1)优美与壮美:弱小、缓慢、阴柔的事物往往与人宽容和缓、安详宁静的精神形成某种契合,人与物的(4)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审美体验的预构性使美感通往了人的远景。

19 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

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

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 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20.审美情感在美感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感活动是多种心理的综合协同运动,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它的

地位与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造的驱动力。

第一,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情感是人的感性力量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活跃的心理因素,驱动着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审美期待的具体化,并通往审美理解。

第二,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中介。美感心理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诸种心理要素的协同作用,同时审美活动所创造的形象也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

第三,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动力。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表现形式,情感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同时又艺术创造的动力因素。真诚的情感艺术创作的根本,是艺术存在的理由。

第三章 美的形态论 1.美的形态:

按照美在不同存在领域性质的不同,美的存在形态有: 1)自然美; 2)社会美; 3艺术美; 4科学美; 5)技术美。 2.自然美的形态: 1)奇险美; 2)壮丽美; 3)幽静美; 4)秀丽美。 3.自然美的特性:

植物、动物。

2)形式感。所谓形式感,即大自然之基本外形惟一作用于人的精神、感觉的能力。

4.社会美的形态: 1)人的形象美; 2)内在美;

3)生产劳动美; 4)社会变革美。

5.内在美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 1)善是首要的条件;

2)知识也是形成内在美的重要条件;

3)内在美的形成还与人的能力、性格、气质等有密切的关系。 6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1)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

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3)生活推动了艺术家创造技巧的发展。

7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现实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美;而艺术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第二性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又比现实美更高、更典型。 8科学美的特性:

1)主客观的统一性:一方面,科学美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科学又具有主观性。

2科学美与科学真之间具有辨证统一性。

9科学美的原则; 1)简洁性; 2)新奇性; 3)对称性; 4)统一性。

10.崇高的审美特征:

1)崇高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崇高以巨大的矛盾冲突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界以不平凡的形态使审美主体获得崇高感。 11.优美的特点:

1)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

2)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3)其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 12.优美与崇高的区别:

在主体的审美感觉中,优美与崇高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优美引起的是单纯的快感,可以

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心境是单纯而宁静的;而崇高所引起的是奋发激荡、昂扬向上的情绪。 13.关于审丑的问题:

1)现实生活中的丑,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作为美的异化、美的对立面而存在着。

2)审美范畴的丑不同于伦理范畴的恶。

3)应该将有条件产生审美价值的丑和无条件产生审美价值的丑严格区分 开。

4)丑依附于美而获得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因此,所谓“审丑”实质上还是一个审美问题;

5)承认丑在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并不意味着对现实中的丑进行肯定。 14.悲剧性美感的类型:

1)源于代表社会先进思想的正面人物因时代因素、对手条件或自身局限而导致的失败和毁灭。

2)源于“小人物”的命运悲剧。 3)源于落后人物的英雄行为的悲剧。

15.悲剧性美感的实质:

1)悲剧性的崇高感是矛盾冲突中的美;

2)悲剧性的崇高感是情感升华的理性美;

1)喜剧反映的基本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的丑;

2)喜剧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 3)喜剧性美感的特征在于笑。 17.喜剧性美感的类型: 1)机智; 2)讽刺; 3)幽默。

18.自然美的特征:

自然美,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

1)自然性。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与人类社会事物的人为性不同,自然美具有天然属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自然美是非人为的,即是未经人工制作的或天然的。

其次,自然美具有非人际关系性。 2)形式性自然美的形式性,是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导作用。

3)变易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变动特性。自然美是一种最活跃多变的天然符号,与人类符号实践创造的人为美的形态相比,它显然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两层含义:

首先,自然事物引起人们不确定的联想。

其次,自然形象本身就是气韵生动的活的形象。

19.社会美的特征:

1)社会性:社会美的社会性,是指社会事物植根于社会实践,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社会事物被感受为美,渗透着人的主观评价。 其次,社会美具有浓厚的时代、民族、阶级色彩。

2)意蕴性:社会美具有意蕴性,是指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中具有主导作用。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呈现出来,主要是以它所内涵的意蕴而使人感动。

首先,社会美的灵魂是善。

其次,善被蕴涵在美中,社会内容体现于感性形式。

3)稳定性:社会美具有稳定性,是指社会事物的美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

首先,社会美是相对确定的。举凡符合生命主体本性、契合人类自由发展目标以及有利于历史进步的社会现象,便被感受为美;反之,即被感受为不美或者丑恶。

其次,评价社会现实的价值尺度相对确定。

20.人是社会美的中心:

社会美的中心是人。离开了人的本质力量,无法谈论美,尤其无法谈论社会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和符号创造力量的表现,社会美直接地现实地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首先,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直接展开在社会生

活中,呈现为社会美。

其次,人及其符号创造活动具体化为活的形 象。

社会美的实质是社会事物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成为体现人的自由本性和创造力的活的形象。可以说,社会美是一种美的形态,是指社会事物的美,它是社会事物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 21艺术美的特征:

1艺术符号中形式和意蕴的统一; 2艺术创作中创造和规范的统一; 3艺术接受中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22. 西方文化中的美学范畴:

关系达到一种偏于静态的和谐。而强大、疾速、刚劲的事物往往与人的激越高昂、健动不安的精神形成某种契合,人与物的关系达到一种偏重于动态的和谐。我们说,弱小、缓慢、阴柔的事物所呈现的偏于静态的和谐,就是优美;而强大、疾速、刚劲的事物所呈现的偏于动态的和谐,就是壮美。

2)崇高与滑稽

崇高首先是数量或力量的巨大的对象使人感受到恐惧和体验到痛感,但人的精神对恐怖对象的征服使痛感转化为快感,由此而确证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力量。痛感转化为快感,这是主体直接确定自己的本质力量。 滑稽的对象是个人行为的不协调,引起一种没有伤害性的可笑感。面对滑稽的行为,面对生命的那种不伦不类的表现,我们感到自己精神的优越,在否定对象的笑意中间接地确定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3)悲剧与喜剧:

悲剧是通过呈现人类生活中各种冲突来激起悲情,从而使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战胜或化解现实的苦难。

喜剧就是呈现那种荒谬背理的人物及其行动,使人认清他们的存在是无根据的,通过笑直接否定他们的合理性。

第四章 艺术美论

1.关于艺术的现代的多元理解: 1“有意味的形式”说; 2艺术符号”说; 3“生产美的技术”说; 4艺术本质否定论。

2艺术是一种生活的意识形式和审美的精神生产:

1)就艺术与一般生产的共同规定而言,实际上揭示了艺术作为人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的实 践性;

2)就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而言,具有一般精神生产的各种规定性; 3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还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定性。 3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

1)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 2)阴柔优美风格与阳刚崇高风格; 3)含蓄朦胧风格与明晰晓畅风格; 4)抒展沉静风格与奔放流动风格; 5)简约自然风格与繁复创意风格; 6)规范谨严风格与自然疏放风格。 4.四种主要的艺术分类标准:

第一,从艺术的外在存在方式进行分类:存在方式是两大形式:时间和空间。由此得出三类艺术:一是空间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二是时间艺术,有音乐文学;三是时空合一艺术,有戏剧、电影、电视。

第二,从艺术的外在存在状态进行分类:这种存在方式也是两大形式:静与动。由此得出三类艺术:一是静态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二是动艺术,有音乐、戏剧、影视;三是动静综合艺术,有文学

第三,从艺术与人的主体感受的对应关系进行分类:这得出四类艺术:一是视觉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二是听觉艺术,有音乐;三是视听综艺术,有戏剧、影视;四是视觉想象综合艺术,有文学

第四,综合主客体看以哪一方为主来进行分类:这得出两类艺术:一是再现性艺术,即从艺术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对客体对象的再现,有绘画、雕塑、小说、戏剧、影视;二是表现性艺术即从艺术中更多地感受到艺术家主体的心灵表现,音乐建筑、诗歌。这种分类又可以叫做具象性艺术抽象性艺术

5.艺术符号的特性:

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846117f18583d0496459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