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青少年网瘾问题 作者:朱敏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8期 摘 要: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步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网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网瘾;网络监管;网瘾治疗机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10-19岁的网民占20.1%,这表明,我国青少年网民人数不少,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突现出来。 一、首先来看青少年网瘾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 一是家庭系统缺少支持。青少年与父母之间沟通不畅。思维活跃的青少年了解最新的互联网知识技术,其家长的网络知识和素养却不高,使家长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阻碍了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形成自我封闭,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兴趣,情绪低落,缺乏追求和抱负,希望他人接纳和认可,但又害怕被拒绝。常常以“退缩”、“逃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从而导致青少年通过网络寻求情感支持。 二是青春期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由青春期发育导致的性意识萌动,自我意识增强以及心理发展不平衡等使青少年感到痛苦而迷茫。当青少年无法获得相应知识,解决青春期困惑时,青少年就会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去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三是社会压力。社会对青少年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升学、就业、家长期望、榜样等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危机意识、生存意识明显增强。但社会、家长和学校都不能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有效缓解和释放种种压力,他们就会通过网络逃避问题、转移压力。 四是网络监管不力。虽然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成年人借成年人的身份证不经过认证就可以去正常上网,甚至网吧还提供身份证号。有关部门对网吧和网络的严查、处罚力度不到位等,黑网吧引诱青少年出入网吧上网,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 二、青少年网瘾的现状 一是网络游戏成瘾。根据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是网络交友成瘾。通过聊天工具、网站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更重要,追求网恋。 三是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湎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电影和色情聊天等。 四是电脑成瘾。对电脑知识特别感兴趣,沉溺于各种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强烈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等。 三、青少年网瘾的危害 一是健康危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造成视力下降,饮食不正常,睡眠减少,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身体变得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二是导致角色混乱,人格异化。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将网络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混乱。尤其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就转向虚拟网络社会寻求慰藉,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三是導致价值观模糊和道德观念淡化。青少年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易受异化思想冲击。网络是一个大千世界,各种信息参差不齐,包罗万象,新奇的、叛逆的、有趣的等等。网络虚拟世界里的人际关系随心所欲,特别是网络暴力、色情、欺诈等,使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观念淡化。 四、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各方应做出努力 一是家庭和学校。家庭应该为青少年接触网络制定一个计划。比如几岁能接触网络、接触什么内容、控制上网时间等,然后根据年龄、认知程度等,有计划地做出指导。另外,家庭和学校不应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要鼓励、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二是青少年个人。青少年自控力稍差,好奇心强,容易被诱惑。要端正上网目的,将网络视为学习平台,扩大视野,增进交流,拓展教育空间,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三是社会层面。充分发挥网瘾治疗机构的积极作用;制定相关法律,设立预防救助中心;加强网络监管,建设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网站,坚决打击不良信息。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步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网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决。青少年自身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学校要对面临学业压力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网瘾治疗机构要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政府要提高重视,加大科研力度、为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立法、建立救助基金、规范和管理网络游戏及网上不良信息,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2734a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