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中的幼小衔接问题及策略探索 【摘 要】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是促使儿童对小学形成良好学习适应的关键转折期。在语文学科中,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别。本文对语文学科中的幼小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索相应策略。 【关键词】语文学科 幼小衔接 策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未来的发展需要,做好幼儿园阶段教育及小学阶段教育衔接工作,是幼儿教育长期以来重点关注问题。在幼儿园阶段及小学阶段,语文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本文通过对语文这门学科在两个不同阶段的现状进行分析,从问题实质出发,探讨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实践战略,对促进语文在幼小衔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小衔接中语文学科的问题及原因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儿园和小学作为儿童教育的不同阶段。有研究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形式上,课堂教学取代了游戏,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幼儿在教室里像小学生一样接受知识的灌输。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使得有的幼儿园所学的内容已经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三是学生的日常管理中,用小学的制度来规范幼儿的行为,给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四是幼儿园的课程超载,对儿童的专长进行过度开发。【1】以拼音教学为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在入学前对拼音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小学再次面对相同内容时,会影响儿童学习积极性。 为什么会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可以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方面分析。从幼儿园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体系通过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品质,使得幼儿园以及家长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地标准,从而忽略了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其次,幼儿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低,流动性强,导致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很难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2】。从小学角度来看,幼小衔接是个双向的过程,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概念不了解或不重视,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教学任务的需要,来分配教学任务,导致衔接的单向性。 2.教育方式差异明显 有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影响教学质量。【3】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自制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园宽松的教育管理和游戏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小学严谨系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方式的适应上没有一个过渡阶段。幼儿园以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以幼儿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对幼儿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进行系统学习的能力。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4】 3.家长教育观念错误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长的素质水平和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长们主要的错误观念有三点:一是为了孩子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应该多学早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二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责任,当孩子没能取得理想成绩时,只会将矛头指向老师和孩子,没有对自身进行思考;三是认为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属于不务正业。像这样的错误观念,阻碍了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语文在幼小衔接中的教育情况。 二、幼小衔接中语文学科的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的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在幼小衔接中的发展,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发,提出以下意见和看法: 1.国家政策的调整 国家政策调整包括幼小衔接语文教育内容的统一制定以及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监管制度完善两个方面。 (1)国家应对幼儿园教育以及小学教育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各自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方向一致,但又有各自侧重。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5】 (2)国家需加大力度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情况的发生,从幼儿园方面,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办学行为进行监管,对存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幼儿园进行严厉打击。从小学方面,全面禁止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以及分班制度。只有在制度上做出调整,才能在根本上杜绝幼儿园过度教育的现象。 2.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教师队伍的纳入和职称评比标准作出严格规范的要求,完善教师队伍的长期素质教育建设和考评制度,严格考察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技能以及创新教学的能力,增加教师在职培养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2)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幼小衔接的意义及重要性,将幼小衔接观念贯彻到每一个日常教育工作中去,遵循每个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征与规律,进行相对应的教育。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加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熟悉各自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明确各自的分工特点。 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辩证的教育观,教育家长应尊重儿童,正确认识到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性,要根据孩子自己的特征去发展,而不是盲目攀比,根据自身情况去设定计划和期望。 (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劳逸结合,健康成长。 (3)对文化水平较差的家庭,给予积极的帮助,增加家庭访问的次数,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4)只有家长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才能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庄爱红.探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 【3】王佳婧.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扬州大学,2013,G622.0 G623.2 【4】文小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9) 【5】杨晓萍等.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a4d0a8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