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春恨陈子龙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②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前朝官员纷纷变节。陈子龙组织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②景阳宫:为陈朝的宫殿,在今南京市。当年隋灭陈时,陈后主与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 8.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8.上片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晓雾笼罩,杏花飘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2分 9.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 陈子龙的词婉丽风流,独具神韵,无论叙私情,还是言国事,都“以浓艳之笔,传凄婉之神”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这首《山花子》词就是一首凄丽悲婉的佳作。词题为“春恨”,但非关春情,也非关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为契机,发抒悲怀故国的一腔遗恨。 上片从残春的景象入笔,自然引发一脉凄婉的伤逝情愫。[2]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清的钟声,酿造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这是残春的景象,令人仆恓惶惆怅。五更钟,用语本于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这里暗用宋朝灭亡的旧典。《宋史·五行志》载,宋初有“寒在五更头”的民谣,“五更”谐音“五庚”,预兆宋朝的国祚在第五个庚申之后终止。宋太祖立国于公元960年建降元年庚申,到 公园1259理宗开庆元年正好为五个庚申。果然,二十年后,宋朝就宣告灭亡。如今,这五更的钟声响起,不啻如一声声家破国亡的丧音,敲打着词人忧伤的心灵。下面“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两句,又以冷月、旧宫、残花三种意象,进一步渲染寂寞、凄凉的景况。“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公元5祯明三年,隋军南下过江,攻占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陈后主闻讯,即与妃子张丽华投景阳宫井藏匿,至夜,被隋军擒获。 明朝和陈朝都建都南京。这里是用象征陈朝段灭的景阳宫旧事影射明朝的亡国。曾经照彻陈朝景阳宫殿、目睹过陈后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见证人,冷峻地观照着明朝灭亡后的惨淡景象——暮春的红花在寂寞中纷纷凋残,意味颇为深长。 下片切入人事沧桑,抒写凭吊故国的感伤。[2]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过片两句承袭上片意脉,呈示一派亡国的衰败景象。《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缕尽”用其事,意谓明朝的皇族贵胄死后,五彩的遗衣化作了蝴蝶,连金丝缕也销蚀殆尽,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气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琼楼早已朽蚀一空,剥落的画粉飞飞扬扬,只留下萧瑟悲凉之景。这虫蚀楼空的意象,正是奸佞卖国的象征。“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结拍两句,看似描绘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身求荣的丑恶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毫无亡国的悲恸。这两句含意隐曲,但透过言表,并不难感受到词人的义慨和愤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b22066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