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从不同角度鉴赏景物描写,感受泰山的壮丽雄奇与文化底蕴,揣测作者的主观情感。 2.联系资料,深入理解作者登泰山所寄托的“幽怀远韵”与“隐君子之高风”。 教学重点:鉴赏景物描写,感受泰山的壮丽雄奇与文化底蕴,揣测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登泰山所寄托的“幽怀远韵”与“隐君子之高风”。 教学过程 一、文本赏析 1.第一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动静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 (2)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水为泰山增加灵动。 (3)古长城:历史厚重感 最高日观峰:直言泰山之高峻,也为下文日观峰看日出铺垫。 (4))作者情感:向往 2.第二段描写了什么内容? (1)登山时间: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腊月,气候严寒) (2)路线:京师——泰安——南麓——中谷——中岭——西谷——山巅 自-至于-由-循-越-复循-遂至(过程之艰辛) (3)路况: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4)登上泰山的景物描写: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作者在描写泰山景色时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的描写,“苍山负雪”可否 换成“苍山被雪”?“明烛天南”可否换成“烛照天南”“ 半山居雾”能否换成“半山有雾”呢,为什么? ——不能更换,在这里使用了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5)作者情感:惊喜 (6)作者惊喜背后,你的感悟是什么? ——历经艰辛,收获惊喜;无限风光在险峰;不走寻常路,一路风景迷人…… 3.第三段作者如何描写日出? ——时间顺序、动词使用、比喻手法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4.“戊申晦”,除夕日,冒着严寒、经历艰辛,为了看日出,是否别有深意? ——他自京师顶风冒雪,来到泰安,穿越四十五里艰难山路,攀登七千级台阶,就是要看到心中的太阳。“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蕴含了作者要扛起“桐城派”大旗的志向,泰山顶上的环境,实际上暗含了作者自己的生存环境。泰山松,生长在石缝中,却仍然坚强挺立。(桐城派之祖) 补充资料: ①南归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苏和安徽一带教学著书,学生满天下,后世闻名的有二十余人。 著有《九经说》19 卷、《三传补注》3 卷、《老子章义》1 卷、《庄子章义》10 卷、《惜抱轩文集》 16 卷、《文后集》12 卷、《诗集》10 卷、《法帖题跋》 1 卷、《笔记》10 卷、《书录》4 卷、《尺牍》10 卷、《古文辞类纂》75 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 卷。 研究领域广阔,涉及文学、哲学、史学、诗学、 文章学、书法史等多方面。 ②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鼐曰:“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郁千余年,一方无数十人名于史传者……夫释氏衰歇,则儒士兴,今殆其时矣。”(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③姚鼐在《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中写道:“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5.刘大櫆在《朱子颍诗序》中写道:“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颍略相近云。”“幽怀远韵”、“隐君子之高风”在第四、五段如何体现? ——第四段:泰山的历史人文景观。“漫失”:深厚的历史底蕴。——桐城派散文: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追求“义理、“考据”、“辞章” 第五段:“多石”(坚硬厚实)、“石苍黑色”(深沉隽永)、“多平方”(正直)、“多松,生石罅”(坚韧不屈)、“三无”(宁静)、“冰雪”(高洁)——君子之道 二、小结 景:壮观雄奇 底蕴深厚 宁静深沉 情:向往 惊喜 志:责任担当 坚强信念(为了心中的太阳) 三、作业设计 1、桐城派散文追求“义理”(深刻思想)、“考据”(事例证据)、“辞章”(语言表现力),请以本文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联系文本进行分析。(不少于150字) 2、阅读《登泰山记》与《前赤壁赋》,思考人生与自然山水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c690697c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