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 ——怎样计算三伏天开始的日期 一、“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的最早记载见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三伏是初(头)伏、中(二)伏和末(三)伏的总称。“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农历的规定,数伏,并不是从夏至数起,所谓“夏至三庚便数伏”,也就是说,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是“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 第五或第六个庚日是末伏,这就是所谓的“三伏”。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这个时候中伏期间可能就会超过10天,也就是20天的情况。两个庚日之间是10天,初伏与夏至之间的天数不一定,最少是21天,最多是30天。 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的传统历法,自初伏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一般说来,“三伏天”中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 根据我国相关历法,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是盛夏暑期“末伏”的起始日;立秋后的第2个“庚日”,是盛夏暑期“出伏”日。“末伏”结束、“出伏”的一天,也是“三伏”天告别酷暑的日子。 二、“三伏天”的日期确定方法 我国古代,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有对应的干支,年月日时的干支互不干扰。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要确定夏至后的第1个庚日,首先要掌握某一日干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因为“庚”属于天干,为简便起见,此处仅列出天干日期的计算方法。 如已知2010年夏至日期为6月21日,求算入伏的日期。 将有关数据带入公式G=4C+[C/4]+5y+[y/4]+[3*(M+1)/5]+d-3(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即年份前两位),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计算时 [ ] 内的数表示取整。)得出G=9,即天干的余数为9,查天干地支编码表,得出6月21日对应的天干为“壬”,往后数到第1个庚日为6月29日(接着往后数到“癸”后再从“甲”开始),依次数到第三个庚日为7月19日,此日期即为2010年入伏的初伏日期,往后推10天即为初伏的天数。 确定了入伏的起始日期后再来确定末伏的起始日期,中间剩下的自然就是中伏了。按照规定,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日,已知2010年立秋日期为8月8日,将有关数据带入公式G=4C+[C/4]+5y+[y/4]+[3*(M+1)/5]+d-3得出G=7,即天干的余数为7,查天干地支编码表,得出8月8日对应的天干为“庚”,此即为第1个庚日,所以也就是末伏的起始日。 因此,2010年夏季三伏天的初伏起始日为7月19日,中伏起始日为7月29日,末伏起始日为8月8日,共30天。 天干地支编码表 天 干 编 码 地 支 编 码 甲 1 子 1 乙 2 丑 2 丙 3 寅 3 丁 4 卯 4 戊 5 辰 5 己 6 巳 6 庚 7 午 7 辛 8 未 8 壬 9 申 9 癸 10 酉 10 戌 11 亥 12 2000-2020历年三伏日期查对表 年份 夏至 一庚 二庚 三庚(初伏) 中伏 立秋 一庚(末伏) 二庚(出伏) 天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d8dd20aaea998fcc220e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