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无答案

时间:2022-04-11 04:09: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豪放派代表人。“南乡子”是词牌名。

二、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公元1203(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整体把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于开禧元年(1205)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同时同地,二者都是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这首词的上阙借景抒情,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下阙则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全词简洁明快,层次鲜明,以三向三答来结构全篇,相互呼应。全词融古语入词,臻于化境,浑厚雄壮,意境高远。

四、诗句赏析:

何处//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注释: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北固楼:即北固亭。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2、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何处望神州”的感叹?

这首词是作者到镇江去做知府时所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注释: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译: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这句是自问自答,这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 借用在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未休。

注释:[兜鍪(m6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坐断]占据。 译: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4、“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5、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明确: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诗人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曹刘]指曹操与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的字。

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

6、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明确:用典,词人借古讽今,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7、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8、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 开头两句“何处望神州”,以问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千古兴亡多少事”,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此乃人力无法挽回;“天下英雄谁敌手”,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说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通过这些问句,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9、本诗的写作特色有三点:一是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 五、主旨:

本词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六、练习:

1子:

2)实写史事,借孙权的盖世之功,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的句子:



3讽刺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词人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一腔爱国豪情的句子: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故土的殷切怀念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6,,是:

7)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8)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写词人登上北固楼,极目远眺,触景生情。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句,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英雄气概。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一句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称赞孙权的功绩,并以此激励自己为国效力。

D.“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借曹操之口,暗讽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皇帝也不如孙权。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e0b0e4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