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阅读答案及赏析-推荐word版 (3页)

时间:2022-03-20 08:10: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阅读答案及赏析-推荐word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阅读答案及

赏析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元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1.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简要分析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3.赏析首句又到绿杨曾折处中又字的妙处。 4.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鉴赏本词。 参考答案

1.又到句点明诗人重到当年分别之地;不语句勾画出诗人驻马立足,默默无言,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踏遍句写出在清冷的秋季,诗人长久的徘徊在故地,不忍离去。

2.答案示例:诗人用不恨、只恨形成对举(对比),来突出西风吹梦成今古给诗人带来的痛苦。

3.又说明离家不止一次,又与后面的曾相照应,说明这是旧地重游。曾经在这里与亲友折柳送别,现在旅途中又经过此地,往日分别的情景自然如在眼前重现,心头不觉涌上一番愁绪。

4.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中在抒情,又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人善于借景抒情,用衰草雁声西风寒雨等意象组成一幅凄清、肃杀、苍茫的清秋图景,烘托了离情别绪和行旅之愁。


2019-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阅读答案及赏析-推荐word

阅读练习二:

1:不语垂鞭一句刻画出词人怎样的形象?(4)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4) 参考答案:

1:这一句刻画出了词人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默默无言,充满愁烦,无力地提着马鞭,缓缓行走的形象。(4)

2:这两句借景抒情,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对景物做了描绘。衰草连天是眼见实景,衰败的秋草直达天涯,就像自己的离愁别绪,连绵不断。雁声远向是耳闻,听到雁声长鸣,徒增愁绪。衰草雁声给人以凄凉肃杀之感,作者借此表达了羁旅他乡的愁苦情怀。 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赏析:

这首词里最让人心动、也最让人难忘的特质,是那穿越时空的的思念。在古诗里,所有的思念,其实都与时空的隔绝有关。地域辽远,路途坎坷,加上交通不便,遥远的想念便更让思客刻骨铭心;而人生无常,盛时难再,加上红颜易老,时间的无情便更使离人惊心动魄。时空的阻隔也就催生出许多衰感顽艳、绝望痛切的相思。 先看首句,又到绿杨曾折处,诗人不直陈痛楚,而将其深隐于绿杨依依之中,这种隐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层。更重要的是,一个又一个曾,完成了时空上的移位与重叠。故地重游,绿杨依旧,一如当初折柳相望、依依不舍之时(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谁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独漫游。昨天今天,两个既同又异,亦幻亦真的片断,彼此交叠,诗句便多了一层深婉迷离的意趣。这种不经意(这种不经意的写法必定经过诗人精妙的提炼才不露斧痕)营造的时空上的错乱,近乎幻觉,也接近了思念的极致。

试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么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铺而下,其实布局精巧。不语承接首句的惝恍迷离的状态,而垂鞭已将诗人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垂鞭意指诗人心绪沉重,纵马缓行。马足所及,又轻轻勾连踏遍一句。从时间上看,这两句完成了从昨到今的交接,回忆转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现实、意念成灰的自己;而从空间上看,这两句将思绪由折柳处引向了衰草连天更为广褒的空间。于是诗人在现实中痛感自己的孤单无依,也不得不面对无边无际的清秋衰草,无力地抵挡着秋意凄凉的侵蚀。意犹未尽,雁声又将秋意带到萧关(在古代为西北的一处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62f25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