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读书笔记 现如今,是一个缺乏文学大师的时代,精神的匮乏需要文学的土壤滋润,不知不觉中让人想念那个大师辈出的动乱年代。尽管那个年代的人已经远去,却不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向往和追求,一时间,便氤氲出《张爱玲传》、《林徽因传》、《陆小曼传》等一大批传记。《醉花阴张爱玲传》,便是一部描写张爱玲这位在大上海掀起惊涛骇浪的奇女子的作品。 想必,《醉花阴张爱玲传》的作者肖辰是极爱张爱玲的。作者不似以往出版的描写张爱玲的传记那般,用简洁的《张爱玲传》为题,而是运用李清照和张爱玲的一生相似的交叉点这一特点,用李清照著名的《醉花阴》做了这本传记的书名,再配以淡红色的书面和张爱玲身着旗袍眺望远方的老照片,显示出这本书的主人翁孤寂清傲的性格和艳惊四座的才情。看题目的与众不同,便能想起了张爱玲的与众不同,这是这本书的亮点,让喜爱张爱玲的读者有了触摸它,翻开它的冲动。 但是,一本传记,最重要的是让读者清晰、全面了解一个人一生的历程,对其身世、思想、生活、成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或描述,或议论,或引用,或抒情,皆是辅助读者认识下去的方式。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然《醉花阴》这一本书,从题目到前言再到内容,总有抒情甚至是接近于矫情的文字虽然文字写得极为美丽动人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从起领文字直至总结,大段大段的情感抒发俯拾即是,且不说符不符合张爱玲彼时的心情,有的描写甚至能让读者一眼看穿其中的牵强:书中那是作者心目中的张爱玲,她臆想中的张爱玲。作者认为,那个在昏暗的家庭背景下出生和成长的女子,看着离去的母亲和颓废的父亲,她会“想着树上那只小麻雀,它的童年快乐吗?”陷入恋爱时,看着胡兰成离开时,她会“轻轻卷起书页,默想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样的张爱玲是作者想象中的张爱玲,在事实之前蒙上历史的轻纱,模糊化中的张爱玲! 1 / 3 这样主观意念浓厚的描写,从前言开始的抒情式叙述中便可发现。也正是从一开始就出现的抒情式描写,决定了这本书薄弱的逻辑思维和描写的选择性。 阅读《醉花阴》,便可发现作者对于张爱玲童年的描写集中在了她不幸的家庭生活:父母离异,后母不惜等,却忽视了张爱玲童年鲜明的另一面:张爱玲的文学天赋在其童年时候便已经显示出来。七岁左右,写了一篇没有题目的家庭伦理悲剧,讲述一个家庭里面姑嫂相斗相杀的故事;十四岁时,写出了《摩登红楼梦》,把红楼梦中的人物搬到当时的旧上海,惊艳一时。张爱玲幼时对家中藏书的阅读,特别是对《红楼梦》的通读,以及学生时期文字的练习,奠定她的文学基础这对张爱玲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惜在《醉花阴》中,作者着墨不多,有的更是未曾提及。不得不说,这本传记在给予读者了解张爱玲的信息上有所缺失,这甚为可惜。 再者,作者在书中对张爱玲的把握不够全面,没能描绘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张爱玲。在《天才梦》里,张爱玲是这样描述的:“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那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她在文学领域是一个天才,但生活能力却单纯愚笨,拙于交际,就连拜访周瘦鹃以求刊登《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时,也仅限于简短应酬类的答话,沉稳若大家,但话说多了,便是词不达意,有些气短。即便是盛名之下,张爱玲参加的活动再多也是言之甚少,但往往不卑不亢,一语中的。作者似乎忘记了这个拙于言辞却一字千金的张爱玲,对于读书归来,重回上海,打响名声第一枪的这一拜访周瘦鹃的情节也仅是匆匆带过,只着力于大胆热衷 “奇装异服”的张爱玲,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张爱玲,多少有些不尽人意。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ed263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