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典籍里的中国》有感 读《典籍里的中国》有感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跟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竭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怀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听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一直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会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路线,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假设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假设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假设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持续流传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59450d00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