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成绕指柔——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去设计教学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去深刻体会这句话,更具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教育部近年出台的中学新课程标准,就强调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人的情感认知规律方面去考虑,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情感水平目标系列。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产生情感的倾向;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在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层面,从而形成一个由外显到内化,再由内化至外显的完整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因此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可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去设计教学。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的客观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先得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才能让娇嫩的幼苗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老师要教育好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宽容,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即需要我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个情感水平层次,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从中受到的感悟与启示;或对某些具有情感教育因素的历史感知;或通过教师移情的感染,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同时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并产生情感上的体验,形成相应的外显行为。但这时情感仅处于情感体验的层面,尚未内化而转变为情感态度,仅仅是暂时的、肤浅的,其表情行为上的喜怒哀乐及言语上的赞同、惋惜和反对,也往往不固定,转瞬即逝。情感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定向性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讲述林觉民牺牲前的《与妻书》和他在黄花岗起义中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情景时,常常看到同学们凝神静气,被革命志士血染疆场的事迹所打动,甚至会表现出含泪倾听的情况。但是,这仅仅是一种遇到某种特殊的、感人的和即时性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情绪的外化表现特征,还不能说是形成了某种情感。情感的形成是在无数次对学生进行某种心理的敲击,一次一次地产生相应的情绪的基础上,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缓慢完成的。根据这个特点,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是偶尔地、随意地有感而发。应该把它体现于历史教学的整体思考之中,有目的、有针对地加以渗透。 二、情到深处人自醉——学生主观的情感共鸣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b7b299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