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夜间开放模式的尝试与探索 作者:步雁 来源:《文物世界》 2014年第6期 步雁 一直以来,在公众通常的思维模式里,夜间开放的公共场所应该是餐厅、商场以及酒吧之类的地方,但又有谁会拒绝在夜幕降临时走进博物馆呢?事实证明,人的感觉会因为夜晚而变得敏感尖锐。远离了白日的喧嚣,夜晚的博物馆静谧神秘,更有着独特的魅力,置身其中、屏住呼吸,可以来一场难得的心灵对话。 博物馆之夜活动起源于欧洲,是指在同一个地区的同一天,多个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在夜间向观众开放,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特别策划,以便吸引那些平时不会参观博物馆的人,加入到文化活动中来。“博物馆长夜”活动在柏林有着较长历史。1997 年,柏林举办了第一个博物馆长夜,紧随其后,法国在1999 年举办了这一活动。似乎这个并不复杂的主意使全世界的文化机构恢复了活力,自此,博物馆长夜风靡欧洲,游客络绎不绝。欧洲博物馆长夜的项目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在欧洲至少30 个国家、超过2000 家博物馆提供免费的活动给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 博物馆夜间开放的两种模式 通过整理分析多年来国内外博物馆夜间开放模式来看,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开放时间的延长。为了吸引更多的公众参观,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调整门票价格,开放部分展厅。另一种模式是配合节日、展览等,把开闭幕式、酒会或者是专场演出、专题活动等放在夜间举办。用表1:国外博物馆之夜活动,表2:国内博物馆之夜活动,加以说明(见46 页表1;47 页表2)。 以上资料显示,无论是哪种模式、不管是在国内国外,凡是举办过博物馆之夜活动的博物馆,参观人数都是成倍增长,馆方举办的活动得到社会的积极好评和认可。 博物馆夜间开放是一种新的服务方式 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历史、知识、艺术、文化的殿堂,还是文物工作者积极推动博物馆成为引领广大民众生活时尚的重要场所。在美丽的夜晚,趁着月色,和亲人好友到博物馆里转转,这将是一种全新的时尚生活。博物馆、美术馆不仅是公共文化机构,更是公众教育机构。因此,“开放”是最重要的品质。以积极的姿态向全体公众开放,努力争取更多普通人的注意力,可以在时间上开放得更长。在现代化大城市里,人们通常白天工作忙碌,相伴而生的是丰富的夜生活,可就算是在北京、上海这样拥有如此之多文化机构的城市,夜生活的主要地点仍是购物、餐饮、娱乐场所等。如果文博机构在夜间也能集中开放,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在校学生,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那么他们也会对整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历史文化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对于一些人气较旺的博物馆,选择在旺季某些时间段或是节假日的夜晚开放,那么白天排长队等待参观的游客,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在晚一些的时间参观,这样不仅可以分流观众群,同时也是积极落实“三贴近”的有效举措。博物馆举办的一些特色活动,在晚上表演还是有其区别于白天表演的独特魅力,比如歌舞表演、音乐会和历史舞台剧等,在晚上配合各式灯光才能更出彩、更炫目。夜宿博物馆活动更是能近距离体会到夜晚博物馆的神秘,可以享受白天看不到的场景。一些酒会、开幕式等晚宴、冷餐,在夜晚的博物馆里举办当然更有韵味。这些适合在夜晚的博物馆举办的各式活动,无疑也是博物馆夜间开放的缘由所在。 博物馆在夜间开放,是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对于公众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消费方式。 博物馆夜间开放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往所有事实表明,博物馆在夜间开放,吸引了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赢得了人气、举办了活动。但博物馆是不是该多开夜场呢?大部分人赞成,但也有人担忧,这么做是否成本太高。 为了保护文物,博物馆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无疑增加成本。另外,夜间开放对博物馆的灯光等设备也有额外要求。为迎接博物馆之夜,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特地在入口和走廊加装临时照明设备。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所在的石库门老房子不适合改动结构、加装电路,即便在最热的7 月,这里也没有空调。浦东龙美术馆开设一个夜场,硬件费用支出在2 至3 万元。像龙美术馆这样的新馆,日间参观还有潜力可挖,因此更在意增加平时客流量,现在该馆推行每月第一个周日免费,吸引观众。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都适合在夜间开放。 夜间开放,博物馆会举办很多相关活动,牵扯到的部门、加班的工作人员会很多。这其中涉及到的人员加班费用以及他们夜晚归途中的安全都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另外博物馆夜间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安保力量的投入以及安防设备的加强无疑是增加成本的又一因素。 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各馆有各馆的认识和解决方案,有的要申请专项经费来支持额外的开支,有的需要改造或扩充设备,还有的仍希望在日间参观上下功夫。总之,博物馆在夜间开放,是有利于提升公众文化服务的积极举措,也是一种让藏在展厅里的文物与公众积极互动、鲜活起来的有效方式,在这条路上,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博物馆人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郭宪曾主编《颐和园夜间开放管理模式研究》,《照明工程学报》2010 年第5 期。 2《.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 年。 3.郭俊英、庞学臣主编《新的社会服务新的管理机制新的发展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年。 (作者工作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宣教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cd9f91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