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内卷与丧的人生——空心、抑郁与人生的意义》,主讲教师:徐凯文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内卷”是什么?随着时代的高速运转,我们拼命向前才不会摔倒,变得越来越焦虑。随着不断细化的全方位比拼,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变得疲惫不堪,而且没有成效。内卷的过程是制造不幸福、不快乐、甚至抑郁焦虑的过程。 2.“剧场效应”:看电影时,前排的人站起来,逼得后排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演变成大家都站着甚至踩在凳子上,观影体验极差。指所有学生都逼得越来越努力,越来越疲倦,但实际收获却没有增加,甚至会下降。——努力大,收成小。 3.据调查,1993-2005年,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精神障碍患病率也同样呈几何倍数增长。 4.社交网络上的“丧文化”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70%)因为学业、共工作压力、同伴竞争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经济问题等感到丧(一般程度及以上)。 5.感到丧的时候,50%以上的同学都会选择与他人倾诉、宣泄情绪。 6.2015年关于空心病的调查结果显示,知道人生价值意义的人只有45%,超过半数的同学都希望自己让别人认为他们是好学生,超过50%以上的人觉得自己做事情做得不够好,30%的同学无法确定要如何活下去。 7.良心及其界定: 同情心:对他人痛苦或不幸处境的同情、怜悯与关切之心(80%) 是非心: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与判断(80%) 羞耻心:对自己过失行为或不当行为的羞耻、羞愧与不安之心(80%) 责任心:对社会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意识(80%) 诚信心:诚实不欺、信守承诺且言行一致的心理倾向(75%) 孝敬心:对父母及长辈的孝敬之心(70%) 感恩心:对他人所给予的帮助及恩惠的感激与回馈之心(80%) 宽恕心:对他人的过失行为所持的包容与宽恕之心(80%) 8.举例(美国总统,喜剧明星等等都有心理疾病) 9.空心病的表现: 抑郁——从症状上可能构成抑郁症的诊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孤独——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与世界失去联系。 自我缺失——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早期症状是迷惘和自我认同问题。 外部认同——人际关系良好,需要维系他人的眼中好的自我形象。 对被评价的恐惧——对于被评价有着强烈的厌恶和恐惧,继发性地表现是对学习,考试和自我的厌恶。 自杀倾向——强烈的自杀意念,特点是不是想要死,而是不知道为何要活着。尝试比较温和的方式伤害自己。 病程特点——病史较长,一年以上,药物难以治疗。 10.心理健康的三个维度理论:生物――神经递质理论。 心理——行为,认知情绪,潜意识理论。 精神――意义,价值观,自我认同,信仰理论。 11.西方现代病:经济发展、心理健康与焦虑经济学。 12.从佛洛依德到塞利格曼——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就这么非黑即白?从人人皆有病,到幸福心理学:越嗨越快乐? 13.空心病的西方背景——商业文明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 14.中国病——“毁”人不倦的教育:唯分论的恶性竞争。 学习是动力之源还是危机之源?横幅、口号挂满学校,励志的同时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比起以往翻了三倍。 学校应对自杀的方式——把学校装修成监狱,装满栅栏。 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6.网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入网络时代,我们发现了比根本需要都更迫切的需要:wifi密码、电池电量(玩笑)。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17.高科技的副作用: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了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8.超越现代心理学:从肤浅的幸福到高尚的情感。善良,公正,诚信,责任,尊重能使人更真实地存在吗?扶正祛邪。 19.生命之花如何绽放?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一一爱因斯坦 20.真而信——无言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真更加需要勇气和力量。真诚。真实。真是内外一致,自我和谐。真,最容易,最简单,最轻松。不畏惧不完美,敢于有缺点。 21.正则义——正的价值观:中国文化,人性普世。慎独与自省。 22.智唯实——事实是智慧。独立思考,独立人格,质疑精神。药家鑫,富士康事件等 23.善为仁——敢于善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恻隐之心,仁之本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善是大爱,善是人性,善是大智慧。 24.中国文化中的良知·中国文化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禅宗六祖大师慧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5.美有礼——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对人之美的理解。学习之美,求知之美。只有那些无法把自己充分沉浸在美中的人们,才会鄙视美,把它看作一个感官的对象。—―泰戈尔《孟加拉掠影》 美不仅是感官体验的愉悦和快乐,更是精神上的享受、沉浸和体验。 26.美不仅是感官体验的愉悦和快乐,更是精神上的享受、沉浸和体验。 回归本性和良知——心理障碍源于环境对人性的扭曲。恶和病是对问题环境的应对。环境不仅是小环境的原生家庭,更重要的是文化、时代和周围的人的大环境。回归本性和良知,成为善良,公正,诚信,责任,尊重因此自我和谐的人是摒除恐惧、孤独、焦虑、抑郁的良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4aca3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