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空心病”现象 作者:王琪 郑学栋 杜兰柱 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4期 摘要: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与就业压力,大学生“空心病”现象普遍发生,以个体强烈的孤独感、无意义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去学习和工作为主要表现,极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此,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空心病”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应对和改善“空心病”现象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空心病;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422-02 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全球文化的发展冲击下,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发生较为普遍,高校应增强对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1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心理根源 在拥有成熟心理咨询配置、完善校园生活保障、良好学习资源和成长环境条件下,一些青少年学生却出现了和客观环境不匹配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在生活中他们容易产生空虚感,对生活失去了信念和动力,同时,也容易产生挫败感,严重影响了其健康成长发展,这一种被称作是当前校园常见的“空心病”现象。“空心病”现象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发展本质上来看,“空心病”现象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心理学根源—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在194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他强调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由个体心理、生理和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第一,认知发展。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阶段在自我意识上的冲突具体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主观与客观发展的冲突。当理想与现实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个体在认识自我之间关系不正确、不具备良好社会适应力的情况下会给自我同一性带来困难,突出表现为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和强烈的消极思想與行为。第二,人格特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人格特点有密切联系,不同的同一性发展状态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第三,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同一性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在同一性出现危机时,则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外部因素 第一,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教育观念、肢体语言、行为活动等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同自我同一状态的学生在对于父母的依恋、理解、包容、惩罚方面体现出了差异性的特点。另外,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亲子互动模式对其成长影响意义重大,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探索自我同一性。第二,学校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成长的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构建创新思维,更不能健全学生人格,甚者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第三,社会因素。面对当前激烈竞争环境,学生一方面有繁重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有较大的就业压力,对其形成健康的自我同一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3 提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 (1)均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刚入学的学生是“空心病”现象的高发群体,也是最容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高校除了要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需要对其之后在学校的学习成长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适应性教育为主,利用多种方式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在大二、大三阶段,重点开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广泛开展互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有策略地向学生渗透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与观念。在大四阶段,多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到各类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活动中去,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职业与专业自信,把教育重心放在心理疏导与职业指导方面,帮助学生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过渡。 (2)广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网络与多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新阵地。利用灵活多样、乐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努力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健康教育网站,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求助的实体与网络平台;针对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重点的心理测评工作,对测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反馈与总结,对有问题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积极开发在线课程、精品课、慕课等学生喜爱的心理教学资源,便于学生随时学习与分享。 (3)大学生要主动进行自我调适 在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时,大学生需要从自身调试、自我适应处入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了解自我、反思自我,明确主观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关联,合理对待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一方面,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引导子女的过程中,父母要意识到大学生已经成年,要将生活与学业的决策权交还给他们自己。在和子女相处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自己的教养方式,多多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加强自律性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社会性,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同一性,社会需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积极的主流社会文化环境。 4 结束语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空心病”现象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自我同一性形成和“空心病”现象的关联,并结合当前学生“空心病”表现,从社会、家庭、自我、学校等方面提出了缓解“空心病”现象的对策,旨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成就型同一性,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凯文.时代“空心病”解读[J].陕西教育:综合, 2016(11):58-60. [2] 刁生富,蔡士栋.大学生空心病的成因及干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6). [3] 汪星刚."空心病"下的大学生心理障碍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0(5):177-181. [4] 张爽,韩强.网络"微"视域下大学生"空心病"的预警和干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12):101-103. [5] 胡博.让信仰生长:“空心病”现象背后的教育回归问题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6):74-75. 【通联编辑:李雅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10e538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