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1-11 17:01: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 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20000 /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 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v >v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ft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声距物体 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 Hz

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20 HZ~ 20000 HZ。人们把高于 20000

HZ 的声叫做 超声

波;把低于

20

HZ 的声叫做 次声



声;地震、海

波,它 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超声 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

声。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 (广、窄)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 指音调。



1 / 2


三、声的利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63f4d8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