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卷的故事写作文

时间:2023-03-21 13:00:4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尺卷的故事写作文

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告到了县衙门。因为张吴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

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寥寥数语,寓意深长。

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扩展资料 文化价值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六尺巷文化意蕴生发的根源,虽然局限在张英与吴家的个人道德层面上,但它凸显的是官方怎么对民众的态度,和利益之争的立场,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一个时代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张廷玉奉旨回乡祭父,又酹酒姚氏殡所,撰诗有云:“昨向妆楼检遗墨,班昭犹有未残篇”、“重将不尽安仁泪,寄与鸡鸣戒旦人”。 1956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来源,就和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复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制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bai来往交通使用。


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du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zhi尺空地。吴家见状,深dao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 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六尺巷的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桐城名胜古迹“六尺巷”的故事。

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小巷子,它是像征着桐城人的精神,它代表着包容、谦让与和谐。 这里以前是清朝宰相张英的家,而张家旁边也住着一大户人家吴家。

因为吴家新盖的院墙又高又大,占用了张家的地,下雨时,雨水总是从吴家的瓦檐上流到张家屋檐上,这在当时是十分吉利的事。于是张家想让吴家把院墙退后一些,这样屋檐上的水就不会滴到张家的房子上了。

可是吴家却不退让,于是两家发生了争执。这时张家人想起了在京城当宰相的老爷,便写了一封家书给张英,希望张英通过官府来解决此事。

过了一段时间在京城的张英给家人回了一封信: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封家书虽十分简短,但意义深刻,这封信的意思是:从桐城到京城这千里的家信只为一堵墙,让他三尺以怎么样呢?虽然万里长城今日还屹立在巍峨的大山上,可是秦始皇早已不见踪影。

张家人看了信后,便主动将自家院墙退后了三尺,吴家被这一举动所感动,也后退了三尺,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由次看到了桐城人的包容、谦让与和谐的美德,同时反映张英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时空,就在当今的文明社会,人们也还追寻着包容、谦让与和谐。 只有我们一起努力,才能使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2113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7b9b0e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