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流水,袅袅吴音 立夏后的雨再像初春那般连绵,可当那急促的雨点和着泥土的气味逐渐在这座小城里飘散,伴着这片土地的吴语,散落在游子的心田。 乡音,是远在他乡游子心中无法抹去的记忆,是冰箱上父母放那的一张便利贴,是工作繁忙时亲友的一句关心,是关于那边土地上的声音。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边土地爱得深沉”。而我对吴音有何常不是这种感觉。虽然不在这片土地出生,对于吴音也只是表面的了解,但是,吴语的魅力吸引着我去靠近她、了解她。那是的她坐在江南特有的阁楼上,半掩着窗扉让我窥视、令我遐想。慢慢地,我爱上了她。 “枳篱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裁”这样的江南怎叫人不爱呢!潺潺的流水环绕着江南的小屋,船只在溪水上摇摆,吴音在船只上萦绕。这种令人筋酥骨软的声音让《越人歌》赫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而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更让人想起那千年前江南的景致,想起水乡的浣女口中软糯的吴语。 一场大雨,打破了江南的宁静,急促的雨点敲打在青色的瓦片上,沿着屋檐落到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大雨过后,流水恢复它的轻呤,伴着婉转的昆曲形成一首清冷的黛色民乐小调。这千回百转的曲调又是多少人无法抹去的乡情。 慢慢的,我长大了。知道塞外的风光,了解豪迈的北方,可看到关于江南的词句是,还是忍不住幻想自己穿一身素雅的旗袍,绾着头发,脸上微微施些许的脂粉,撑着一把冷黛色的油纸伞,走在巷子中的青石板上,耳边不时地传来几句咿呀的婺剧,即使听不懂,那愉悦的心情也是平时不曾遇到过的。在这一刻便体会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柔。 曹轩宾用豪迈的陕西方言唱《别君叹》时,我不经想起那用吴语呤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诗句。江南的吴语就像是经典的陈年老酒,在岁月的发酵下愈发的迷人。就像是《枉凝眉》经过前辈和后生联袂表演,吴音的传承也显示了她永恒的生命力。 所有的艺术都要经过时间的淬炼,吴语这门恬淡的艺术在经过时间打磨的过程被青年一辈人逐渐忘记。羞涩难懂的吴语少了些创造的能力,让了解她的人退避三舍。所幸的是,现在的中国正处于文华复兴的风口,这要求青年一辈人重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其蕴含的精神融入世界文化之中,引领和谐发展。 吴语就像是江南人血液中的东西,它扎根在华夏大地,屹立在传统文化这片土地上,永远流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8800df0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