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5-24 22:33:5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宗科 钟璐兵 刘庆志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15

[ ]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中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创新环境、创新素质、标志成果5个指标展开,对大学生创新素质进行评价,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创新能力 doi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5. 101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5- 0231- 03 1 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时,我国作为一个科技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跟紧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开展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应用创新的主要基地。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引导高校师生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树立新时代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向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评价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原则

评价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内容广泛,程序复杂,涉及诸多因素,它既有指标的模糊性和结论的或然性,又受到评价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为了达到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效果,评价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严谨、可行与科学性统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符合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客观规律,避免指标之间的交叉、重复,同时又要求体系简洁、实用。 2.2 具有导向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其在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中的指引与导向功能。

2.3 过程与结果统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不仅要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等可量化因素,更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过程等非量化因素。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创新环境、创新素质、标志成果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部分项目所包含的14个三级指标,以及详细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操作方法与分级标准。 3.1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在当今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转化速度飞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学习变得相对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地将学过的知识选择整合,转换到实际生活中并进行操作,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其中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指标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并兼顾其定性概念,尽量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并抛开专业、性别、年龄的限制,把抽象的创新意识的二级指标设为两个:一个定量,一个定性,并给予定量指标创新活动开展普及度较大的权重。 3.2 知识水平

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知识水平反映了一个人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

要提高自己科技创新素质,就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体系。大学生应该以公共基础知识为依托,不断学习基础课程,学好人文知识,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动态;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石,学好本专业文化知识,积极探索新的专业知识,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并与本专业知识相联系,发现更深层次的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手段,创新相关知识为保障,多阅读学术论文,研究新发明的具体思路;以人文科学知识和工具知识为支撑,形成完整、优化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将知识水平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三个二级指标,并根据它们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相应的给定权重。二级指标的划分及权重值利用若干年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数据加以对比,证明知识水平与其在创新活动中最终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关系,且各项二级指标的作用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3.3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高校培育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来说,创新环境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分为设备和场所两个三级指标,而软件分为教师,资金,奖励,规章等四个三级指标,其中软件重要性要高于硬件。就目前全国高校而言,硬件建设已经较为充分,自从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关于高校创新环境的重要性的讲话后,各高校积极发展硬件设施,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各高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通过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创新环境硬件系统。现在最重要的发展软件系统,高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学校的创新环境,投入相关资金,培养相关教师,积极颁布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方法,切实稳妥推进创新环境超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4 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是由以创新主体的人的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综合构成,可在实践中利用创新素质解决具体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用于评价独特而新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素质又分为解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科技报告毕业论文质量三个二级指标。创新素质与知识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但绝不与其中一项成正比关系,创新素质的提高既需要知识的不断增多,又需要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创新素质与创新意识一样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素质,需要大学生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调动知识的能力,善于发现生活的问题,剖析本质,多角度思考问题,努力寻找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片面,进而通过过硬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改进实施方案,达成创新的目的。

3.5 标志性成果

标志性成果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反映,是大学生们科技创新汗水泪水的成果。它包含了大学生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坚毅不拔,勇往直前的毅力。标志性成果理应是科技新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标志性成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是鼓励大学生再接再厉,继续燃烧创新的热情,投入到无限的创新活动中去;其二是示范作用,为以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参考,帮助那些在痛苦思索中找不到方向的大学生们提供一盏明灯。高校应重视标志性成果,相关规章制度要确保完善,根据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及有关部门的管理方法,选择获奖及学术论文为具体指标。根据竞赛级别、获奖等级和数量,满分基数加权求和计算。保证该规章制度健康有序运行,对于指导和帮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该评价体系可列如表1所示。

注:样本基数为同一学科2-4年级全部学生,本指标体系中取400人,相关指标及数量以此进行同比化调整 4

该体系能够全面的评价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有助于各高校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其准确判断、精准定位的特点是该体系被各大高校采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该体系中各个指标权重分值分配合理,与专家组会议形式进行的综合评价分析情况基本相符,拟合度达95%以上。但其客观性、方便性和针对性相对于专家组会议评审又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快速找出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中的不足点,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宏新,王奕娇,杜春光,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

[2]张继德.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3]刘然慧,张序萍,边平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9b5a9ed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