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功夫自述之总结(十六,之二)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开篇偈子是《悟真篇》外集之《即心是佛颂》,个别文字有差异,可见《西游记》作者对《悟真篇》内外集的看重,对明心见性的看重,偈云: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具体含义在讲《西游记真性论》时讲。《西游记》作者谙熟《悟真篇》,他是谁?已成悬案。一些人以为书中有明代术语便断定是明朝人之作。我昨天翻看赵孟頫\行书《金刚经》、《心经》时发现赵孟頫\写的竟然是《多心经》,这跟《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称为《多心经》完全一样,丘处机与赵孟頫\同时代,也许元代一些文人、修士就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称为《多心经》。书中一些方言是西北常见的,不是到过西北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如《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一回出现的“累坠”,我从小就熟悉,形容一个人拖沓不干净。丘处机西行去见成吉思汗到过西北。得道真人才能写出如此完美的演道之作。话题回到明心见性上。 《景德传灯录》后序说:“故灵云见桃花而悟道,玄沙谓'语燕深谈实相’。然则大地皆是悟门,孰非此道?”当年灵云禅师偶然看见桃花而突然开悟了,玄沙师备禅师说:呢喃燕语也是在讲诸法实相。实相,佛所悟证的究竟真理,也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灵云禅师有诗表达悟境: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灵云是沩山灵佑禅师弟子,居福州灵云院。剑客喻大禅师有“活人剑”(喻禅机),禅家有“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句,禅机要向懂禅的人展示。灵云禅师花了三十年时间寻访得道高僧,不知身边草木荣枯几度,有一次偶然看到了灼灼桃花,灿烂山野,突然开悟了,而且对所悟毫不怀疑。 张伯端因研读《景德传灯录》而开悟见性,完成了性命双修的丹法体系。 燕语深谈实相,也出现在丹道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春夕与西林老月下坐二首》诗中: 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谈实相妙难思。 宋代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有云: 曹溪门下南来燕,终日呢喃话祖翁。 禅悟是生动活泼的,不拘一格的,呢喃燕语如果能当机触动悟机,你也会开悟见性。 禅宗是佛心宗,也叫“性宗”,以明心见性为本,推崇悟境,有小悟、大悟、彻悟、顿悟、开悟等说,六祖《坛经》讲究悟,道门契合禅宗也讲“悟道”,道门一些祖师以“悟”字为名号,如著有《西游真诠》的陈士斌叫“悟一子”,著有《西游原旨》的刘一明叫“悟元子”,皆以仙道理法注解《西游记》,两位宗师的名号标榜“悟”字不是偶然的。很多禅师的名号也标以“悟”字,如唐代洞山良价的谥号是“悟本禅师”,而齐安被唐宣宗赐号为“悟空禅师”;五代师郁自署“悟真禅师”;清代际醒大师字“彻悟”,明慧受封为“悟修禅师”。 六祖慧能超越神秀而获得禅宗法脉成为一代宗师,在于他悟性高,初次听到有人在客店门前诵《金刚经》时,“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到五祖弘忍门下述偈争法位时,神秀写的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则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已悟空性。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5010a8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