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一首,文化交流,思维碰撞

时间:2022-11-20 03:12: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借诗一首,文化交流,思维碰撞

诗词特有的平仄和韵律使它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妙不可言,而且极易钻进你的心底,拨动你的心绪、碰撞你的情感。历史课上恰倒好处地点缀穿插一些诗词作品,会使整个课堂平添浓郁的文学气息和艺术气质。不仅于此,如果师生能够对诗词中蕴藏的信息和感情进行充分的追寻和体会,又会继发许多的思考、领悟或万千感慨,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敏锐、洞悉和深厚,感性与理性交织交融。

唐朝是诗歌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唐诗无疑是我们解读和品味唐朝历史的最佳途径,所以在学习唐朝历史的时候,我借机设计了一个“寓史于诗,借诗品史”主题课堂,带领学生穿梭于八首古诗的字里行间,品味着诗人的才情万斗,也感慨着唐朝由辉煌步入到衰亡的风雨沧桑。这八首诗歌分别是孟郊的《登科后》、杜甫的《酒中八仙歌》、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李白的《哭晃衡卿》、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春望》、元的《行宫》和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首先是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不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同时还有白居易的两句无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这是孟郊、白居易科举及第后在大雁塔的题诗,请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诗人金榜提名后的心情,那种欣喜、那份自信和骄狂。由此联系到唐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开放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不能不说这是唐朝政治清明强大的一个缩影。但值得提醒学生的是,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居






易考中进士时已经27岁,而孟郊更已是46岁高龄,透过这个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呢?尽管科举制度冲击了纠缠于出身门第的士族制度,但对许多莘莘学子来说,它不能说不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误导和对精神灵魂的一种囚禁。启发学生用辨证的历史眼光看待历史事物。

杜甫《酒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除了赞叹李白的文才酒量与人格,请学生找出能够一窥唐朝社会经济面貌的一句或者一字来,学生应该很快就找出“长安市上酒家眠”的“市”字,唐朝商品经济的繁荣可见一斑。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让学生阅读后思考温庭筠的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唐朝历史上何种美好现象,学生只要扣住关键词“渤海”“车书一家”,不难判断,这是对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亲密交流的深情歌颂,唐朝穆穆雍雍的民族关系尽现纸上。

李白的《哭晁衡卿》“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读一首悲情的诗,讲一个伤感的故事,一个发生在诗人李白与日本留学生晃衡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故事。打动学生的不仅是一段跨国界的友情,还有唐朝极度开放、海纳百川的外交胸怀。

白居易的《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952f46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