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谐美 作者:於亚琴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09年第02期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和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心理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格建构,也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发展。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健康人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师生关系是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课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二、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灵动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一气呵成。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问用精妙的语言连接起来,承上启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教学时,笔者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和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之中。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解决问题。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阻碍。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譬如赏析《游园不值》时,学生常常纠缠于“主人在不在家”这个问题,教师应及时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主人公的情感感受。 三、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许多教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讲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笔者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指导学生欣赏《绿》这篇美文时学生被文章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认知结构的理论认为: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教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互相辉映、水乳交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849ce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