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急知识主题班会 一、 班会目的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个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以及公寓住宿问题,为了更好更有效的避免因无知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我班应学院号召召开了主题为“应急知识宣传”的班会,让大家普及更多安全隐患方面的知识,从而在有意无意间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 班会记录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遇到的紧急情况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有什么样的自救办法呢? 第一:紧急报警电话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统一设立了匪警110,火警119,医疗救护120紧急报警电话。当遇到抢劫、盗窃、流氓犯罪、杀人或家人、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拨打110报警服务电话;当遇到火灾、化学事故或其它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时,可以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当遇到交通事故时,可以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电话;当遇到自己或旁人突然发生重伤、晕倒、呼吸困难等重病时,可以拨打120或999医疗救助电话。如果不是十分紧急的事情,就千万不要随便拨打紧急报警电话,否则会引起非常严肃的后果。 第二:如何拨打紧急报警电话 当需要报警求助时,可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直接拨打110、119、122、120或者999报警电话,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不用投币和插磁卡可直接拨打。 报警时要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尽可能简要说明情况,如果是求助,要说清是什么事儿;如果发生案件,则要说清歹徒的人数,乘坐的交通工具等;如果发生火灾,要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如果是救护,要讲清楚急救者的住址、年龄、性别和病情。要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告诉对方,以便与你保持联系。 第三:紧急呼救简易方法 处于危急状态下,又没有通信工具时应及时发送简易求救信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救助。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声响求救信号 当遇到紧急困难时,可采取大声喊叫,吹响哨子或敲击脸盆等方法发出声音,引起路人的注意。 2、光线求救信号 当遇到危难时,可利用手电筒、镜子反射太阳光等方法,反复闪照。 3、投掷软物求救信号 如果在高楼遇到危难时可以抛掷软物,如:枕头、塑料空瓶等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 4、烟雾求救信号 当在野外遇到危难时,白天可燃烧树枝等植物发出烟雾。晚上可点燃干柴等可燃物发出明亮闪烁的红色火光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5、字样求救信号 在野外还可以用树枝、石块等在空地上砌出SOS或其它求救字样,每字至少要长六米。SOS是国际通用的呼救信号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情况下紧急呼救。 那么,如何具体应对这些紧急事件?作出以下归纳: 火灾: 1、发现着火要迅速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地点; 2、一旦火已从阴燃到火苗阶段,要迅速用家中毛毯,被子等物罩住火焰再浇水扑打; 3、用脸盆,水桶不断浇水灭火; 4、较轻较小物品着火,尽快将它搬到室外灭火; 5、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防风助火势; 6、发生火灾自行扑灭的也要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以便查明原因,吸取教训。 应急条件下的迅速逃生也是重要的减灾方针: 1、平时要考虑好几条不同的逃生路线; 2、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 3、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 4、不要留恋财物,要尽快逃出现场,已成功逃出切不可再跑回去取物找人; 5、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放低身体,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安全出口俯身行走或匍匐前进,不能往烟大的有火的地方去,千万不要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 6、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7、生命受威胁时,楼上居民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或床单撕成条状连结起来,并紧拴在门窗框上滑下; 8、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最好在卫生间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 9、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 10、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触电的急救处理知识: 1、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到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后放弃抢救。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向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院求援,直接送往医院救治。 休克急救知识: 1、若为严重的创伤时,应立即止血、止痛、包扎固定。 2、平卧于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通畅、松解腰带、领带及衣扣,及时清除口鼻中呕吐物。 3、方便时立即吸氧,保持安静、止痛、保暖、少搬动。 4、意识清楚时,给热茶、姜汤水。 5、运送途中平稳,少搬动、头低脚高、保暖。 6、与医院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852330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