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成语典故知多少 千百年来,清明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历史文化,清明节的成语典故则是其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25条清明节的成语典故,按寒食节(1-4)、上巳节(5-10)、清明节(11-25)的顺序列举如下: 1.割股充饥、割肉奉君 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追随左右、忠贞不二,历尽千难万难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三面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2.清明柳 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3.禁火冷食 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户户在节前就纷纷制作甜干饼、锅摊饼、冷粥以便下咽充饥。 4.寒食飞花 出自唐代韩翃《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祓除修禊、祓除衅浴 为上巳节主要活动。“祓除”即是“修禊”之意,“修禊”最初是在河边举行招魂的消灾祛病仪式,后来逐步演变成水边嬉游,雅聚吟唱的一种民间聚会。魏晋以后,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便成了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女巫职掌每年祓除仪式,为人们衅浴除灾。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6.执兰招魂 上古的祓禊仪式包含了“执兰招魂”的环节。在古人的观念中,水域一向被认为是阴界的入口,所以在这个亡者的魂魄如同春天的草木一般萌动苏醒的季节里,人们便在水边举行仪式,招魂续魄,祈求生命的安详。 1 7.浴水孕子 祓禊仪式还包含了“求爱”和“乞子”的环节,这是渴求生命的延续。沐浴是为了去灾。 8.临水浮卵、临水浮枣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其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9.曲水流觞 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10.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在《元曲选白仁甫<梧桐>一》中有:“寡人自从得了杨贵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之句。 11.思时之敬 据宋《梦梁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 12.桐始华 清明一候桐始华。桐树花开,朴素的香味随着清风,漫山遍野。此时万物洁净,天清地明。故谓之清明。 13.井井有条 清明节的折柳、戴柳的习俗,后来就演化为把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出于此,这也是清明节植树的起源。 14.九原可作 赵文子与叔向游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后谓设想已死的人再生为“九原可作”。 15.扫墓望丧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出自《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16.墓木已拱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人死了很久。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 17.追终慎远 《论语学而》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 2 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18.一抔黄土 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19.冢中枯骨 指坟墓里的枯骨。犹言死人,用以讥讽志气卑下、没有作为的人。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20.柴毁骨立、哀毁骨立、柴毁灭性 柴:如木柴一样;毁:哀毁;骨立:消瘦到仿佛只剩下骨架。形容因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出自《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21.踏青看竹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词。独坐邮亭心欲醉,樱桃落尽暮愁时。”作者刘商,字子夏,唐代徐州彭城县人。 22.穷巷蹴鞠 《盐铁论》里说,“康庄驰逐,穷巷蹴鞠”,意即穷人当时也爱玩“蹴鞠”。不过,他们没有能力像汉高祖那造起“鞠城”,只好改变玩法。西汉的民间蹴鞠,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参与者比拼的是耍球的技术,而不是踢球进洞,后世称之为“白打”。 23.一喷一醒 原指斗鸡要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唐·韩愈 、孟郊 《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24.片纸天飞 出自元·谢宗可《风筝》:“凭依片纸得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 25.半仙之戏 唐宋时,秋千之戏盛行。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清明前一天),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 生动再现了唐宫清明前后荡秋千的景象。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8ce97c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