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于对自身欲望的节制 一、 人生有祸,祸患的根本多来自于奢侈之欲;人生有德,德行的表现多半是对于自我内心的节制。 《道德经》有一句话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就是说:如果人生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害,因此才能够长久生存。 人生如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环境,那么我们的主观意识往往就是将这个客观环境推向于极端的“主谋”,我们会在自己的主观情绪、欲望的蛊惑下,使事物走向偏颇,就好像欲望对自身产生的作用一样。 如果人生能够做到一切适可而止,让自身的状态符合事物自然的规则,顺其自然的发展和循环,那么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能简单而平顺。 但是当一个人过分贪图名利富贵的时候,就会因贪欲迷失自我,将事物逐渐推向偏颇的地步,一旦人生的事物继续发展,就会朝着对自己不利的对立面转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自己内心无止境的贪欲,所以才有这样一句话说“知足不辱”,当一个人知道适可而止,知道满足的时候,自然能够因为自己恰当的德行、言行,而使自己避开祸患。 对于这个道理,《素书》之中也说过这样一句话: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意思就是: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是消除为外物所累的方法。 因为人有情感,有思想,所以就会有欲望,欲望存在是合理的,但是当一个人被无休止的欲望纠缠的时候,那么自身一定会因欲望过度反过来被欲望所迷惑,从而伤害了自身。 这个道理不仅仅对于一个人,甚至对于一个群体,对一个国家都能适用。 比如在古代的时候,当帝王创业之后,为了使帝国大业能够世代传承,都会极力提倡以节俭作为家族言行之规范,不仅以此养身修性,而且还会以此来告诫自己的子孙,并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言听计从,谨遵教诲,以保证帝国大业的传承和有序发展。 而对于古代封建制的帝王社会来说,一旦帝王家族不能谨守节俭之风,一味沉溺于奢靡之中,那么因此遭殃的不仅仅是整个帝王家族,甚至也会祸及国家。 就好像从古至今,那些因为饮酒过度,贪欲过盛而导致亡国的人士和君王不在少数,在一代君王陨落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祸国殃民的战乱惨剧。 二、 《容斋随笔》之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事情: 唐代的高力士在唐太宗陵墓的寝宫之中,看到一个梳头箱子,其中的物品是一个柞木梳子,和一个黑牛角的篦子,一个草根刷子。 高力士看到这些之后,就感慨地说:“先帝以身作则,为帝王树立了好的榜样,才让天下一片繁荣,这随身所用的东西,只留下这些,就是要传留给子孙永保节俭美德。” 高力士就把这一切如实相告给了唐明皇,唐明皇来到昭陵之后,当时高力士跪在地上,双手捧给唐明皇,而唐明皇跪着接受,那种庄严肃穆,以及对先皇留下这些节俭之物的恭敬之心是无法形容的。 唐明皇并且严肃地说道:“珍贵的夜光明珠,垂涎的美玉,都怎么能和这些东西相比呢?” 于是就命令史官把这件事情写在史册上,并且开始励精图治。 但是后来时间久了之后,唐明皇却迷恋上了奢靡淫秽的生活,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甚至让整个唐王朝从开元盛世快速跌落入难以收拾的地步之中。 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有着大智慧的人身上也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但是区别就在于:真正有着大智慧、大德行的人能够清醒地衡量自身缺点,让自己守住人生最根本的底线,也就是说,他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只是对人生并无太大影响的细枝末节。 而平凡众生却无法察觉自身问题的根源,使自己放纵于迷乱声色的状态之中,而这一切迷乱的根本,就是源自于贪嗔痴欲对人生的蛊惑。 人世间那些浮于表象的错误和问题通常不是问题本身,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人生最根本的欲望,如果能够使这些欲望适可而止的存在,才能还给自己一个清明安适的人生,这才是人生的福报。 所以管理欲望最好的状态,不是完全杜绝欲望,更不是放纵欲望,而是以节俭为之,以此使欲望适可而止的存在,让凡事有个度,才不会因为葬身于欲望而有得失宠辱之祸,从而为人生避开危机和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5c6494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