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首诗歌的写作时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1、736年以后。《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 ,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 ,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2、757年3月。 《春望》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3、759年3月。《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 4、761年春。《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5、761年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元760年,经亲友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跳塔,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6、763春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7、764年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写景的佳作。 2012/5/3长汀四中13届八(9、10)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fc81d726fff705cc170a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