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调研

时间:2023-01-10 21:2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演变

洛带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已成街, “万景街”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更名为 “万福街” ;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人镇旁的八角井内,而更名为“落带” ,后又演变为洛带。 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明朝时改隶简州(今简阳),清朝时曾更名"甄子场"1950年,简阳成立第八区,区人民政府驻洛带江西会馆。1955年,洛带区为简阳第十四区,10个乡。1976年,洛带区所辖的十个公社划归龙泉,同时撤区建镇至今。古镇九成的居民是客家移民的后裔,主要来自广东、江西、湖北诸省的客家聚居地,至今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方言,俗称 “土广东话”,且保存下较为完好的客家民居和习俗。



客家文化

客家的形成: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客家是客家先民经历数次由北而南的迁徙过程中在赣粤闽边区形成,但具体何时形成有多种看法:一是东晋说; 二是始于五代至宋初说; 三是成于五代而孕育东晋说; 四是南宋说; 五是明清说。

客家的发展:南宋末年,由于受到新一轮移民潮和自身人口发展的压力,赣南、闽西的居民开始向人口稀少的粤东地区发展。特别是由于元兵的入侵,又引起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再一次大动乱,抗元失败后成千上万的将士有的便流入到闽西、粤东地区。自此时起,一直到元末明初,源源不断的赣南、闽西居民流向了粤东。明代中后期,粤东的居民有的返迁赣南、赣中甚至远迁浙江、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一部分则跨海越洋播迁到台湾、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

客家是一个民系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客而家焉之意。客家英语单词“Hakka” 客家的称谓:一是渊源于东晋南北朝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这一观点由著名文学家罗香林教授在《客家源流考》中首先提出来,后邓迅之、雨青和陈运栋等学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阐述;二是相对于(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系指外来人 之意。持这一观点的有我国的王力教授(见其所著《汉语音韵学》)和日本的小川琢治、美国的康斯坦保等学者;三是由夏家河洛对音而来的一种称谓。持此观点的有陈美豪、陈修、陈百川等学者;四是历史上曾充当佣客的中原南迁人的称呼。这由学者刘佐泉在《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中提出。反正,客家原本是对附籍而居的外地侨民所使用的一个历史学社会学名词,后来,才把它作为人类学或民系学概念,用来称呼具有共同语言(客家万言)认同赣、闽、粤区域文化(客家风俗)的特定人类群体。

规划布局

洛带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座落其中总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建筑大观园中的一支奇葩;景区核心部分呈一街七巷子(分别为北巷子、凤仪 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旁完整地保持着当年商铺建筑风格,展示了一幅明清风俗画。 一街七巷子五馆一园一寺形成了整个洛带古镇的旅游观光画面,洛带古镇正以天下客家第一镇的形象,受到海内外客家人和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建筑风格

洛带古镇保存着较完整的客家文化,有着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有名的是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另外还有湖广会馆、川北会馆等古建筑群。古镇上1000多米长的老街上还保留着大量客家古民居,屋顶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盖,结构多为单进四合院式,正中为堂屋,屋脊上通常有中花鳌尖等装饰。

广东会馆位于洛带古镇的上街,始建于清朝乾隆11(公元1746)整个会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山门、前中后三庭和左右厢房构成,由于保存完好,广东会馆已被有关人士认定为是国内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会馆中堂悬挂着一幅古香古色的对联,"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显出一种文化上的源远流长。这里常常举行一些客家民俗活动,如"吃客家菜,穿客家衣,睡花板床"等。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中街,又叫万寿宫,进门处可见一块万寿宫的牌坊,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中间是个大院坝,前中后三殿,里面还有个非常独特小戏台和厢房。是江西赣南移民在乾隆年间集资修建的,会馆的布局小巧玲珑,有曲径通幽的意境,雕梁画栋的回廊、屏风、戏台等建筑让人叹为观止。

巫氏大夫第是巫氏家族的祖屋,也是洛带镇建筑最早而又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整个建筑以大门为中轴线对称排列,单簷硬山式顶,木結构穿逗房,上盖小青瓦,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厅、院坝、前中后三堂、东西花厅、廂房及通街厅道和一个附属小四合院组成。大门外的这块地方原来是竹林区、树林和菜地。整个平面四横二纵,天井复天井,小天井边着大天井,大院落连着小院落,民居特色甚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2251aadd3383c4bb4cd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