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 《腊八粥》《何时再得压岁钱》《花脸》《年画》《年味》 议题解读 本议题基于“中华民风民俗”进行设计。间读这组群文,让学生初步了 解一些中国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中的智慧,感受独具魅力的年味 中蕴舍的民族文明和侒统美德。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要让学生从记忆中找寻过年的那些味道,还 可以说说现在是如何过年的。 教学目标 1.运用分组阅读的方法阅读群文,了解过年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体 会人们美好的情感,感受中国独具魅力的年味中薀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比较阅读,探究这组群文的异同,初步体会不同作家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PPT、阅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切入主题。 1.同学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你这些诗句分别是那些传统节日吗(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 2.春节是最喜庆、最有味道的节日,它代表着亲情、乡情、祝愿和期盼。今天, 我们将阅读一组群文,去感受过年的味道。请大家齐读课题一一记忆中的年味。 (二)分组阅读,体会“年味 1.阅读《腊八粥》。 (1)我们学过《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 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温馨 与美好。在这篇文章里就说到腊八粥、大家还记得吗吗(PPT出示相关段落。)今天我们再来读一读冰心奶奶写的《腊八粥》。 (2)学生默读,思考 ①《腊八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②《腊八粥里的腊八粥和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里的腊八粥有哪些 ③《腊八粥》的叙述角度是什么? (3)汇报交交流。 ①《腊八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不仅怀念了自已的母亲,还还怀念 了敬爱的周总理。 ②《腊八粥》里的腊八粥和《北京的春节》里的腊八粥相比,食材更丰富。 ③《腊八粥的叙述角度:通通过作者所见,写出了随着岁月的变化,腊八粥 有了特别的新意。 (4)小结。 北京的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其中腊八粥象征着与友人的分享,象征征着与 亲人的团聚,象征着对伟人的怀念,以及各民族团结一致,所以这一份年味中蕴 含着感人的力量。 2.读《何时再得压岁钱》《花脸》《年画》。 (1)阅读《何时再得压岁钱》。 ①文中的的“我们”是怎样讨压岁钱的 ②)爷爷奶奶又是怎样给我们压岁钱的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原来,这压岁钱所带来的不仅有温馨乐趣,还有有充满感恩的回忆。) ④文章的叙述角度是什么 (站在孩子的角度写出了孩子们想得压岁钱的急切心心情,得到压岁钱后的喜 悦,以及长辈们看到儿孙满堂时内心心的满足。) (2)阅读《花脸③。 ①花脸是什么(面具) ②过年的时候,“我”戴上关公面具有什么感受 ③文章的叙述角度是什么 (以男孩过年时的爱好写出过年的味道,表达了他想成为少年英雄的志向。) (3)阅读《年画》。 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戴上神气的的面具,就成了全家的主角。在《年画》这 篇文章里,作者又给我们分享了哪些开心事请认真读一读。 ①“我们”一家怎样选择各自喜欢的年画 (家人各自的性格、对孩子的爱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有了年画、节日显得如此鲜亮,万象更新,日子也更有盼头。 ③文章的叙述角度是什么 (作者抓住小小一个点一一贴年画,写出家人的不同爱好,星现出大家喜迎 新年的场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4)阅读《年味》。 ①美味的腊八粥、神神气的花脸面具,以及喜庆的年画,都透出浓浓的年味, 读读《年味》这篇文章,看看它又将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文章的叙述角度是什么 (聚焦嗅觉、味觉.写出不ー样的年味 ③想一想: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咱们过年还有哪些年味? (三)杭理统整,拓展阅读。 1.今天我们一共阅读了五篇文章,它们唤起了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味。在这里, 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美丽的新年,有兴趣的孩子可以把你们过新年的情 景和书中的年俗作对比,看看有哪些不同。 2.孩子们,虽然如今这些年俗在慢慢消失,但是它们却在作家的笔下留住了。 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就能找回那些记忆中的年味味。而且我们相信,不管时光如何 流逝、中国节日习俗里蕴含的温馨和美好一定会流传下去。 板书设计 记忆中的年味 腊八粥 饱舍深情 压岁钱 满足感恩 戴花脸 崇拜英雄 温馨美好 贴年画 蕴含个性 品年味 浓郁丰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9750fb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