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心理健康讲座

时间:2022-03-01 07:50: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教案

年级: 主讲人: 时间:

一、父母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健康的孩子。

家长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 家长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那么,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具备怎样的

心理素质呢?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心理素质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稳定和健康的情绪 家长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家长心情舒畅,情绪愉快,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会感到亲切愉快,乐于完成家长所交给的任务,学习也会更加专注。相反,如果家 长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将自己在工作中不顺心的事和不满的情绪带回到家中,把孩子当 作发泄对象,就会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恐惧和戒备状态。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 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

•坚强的意志 一个好家长做任何有益的事情,都应该有决心、有毅力,勇于战胜困难,这才能为孩子 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孩子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辛勤的付出,就 没有成功后的喜悦。同样,这种坚强的意志,也应该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教好孩子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模仿性强,辨别力弱, 可塑性强,自制力弱,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不断完善性格 家长应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性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并非“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坚持长期努力,也能改造不良的性格,形成自信、坚韧、果断、有成就动机 的现代人性格特征,有利于对孩子教育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因 为父母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就感可以为孩子提供样板。

二、对小孩子说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星空有你心理健康园网站 , 关于儿童心理家长教育主题相关的文章 《对小孩子说话的技巧 及注意事项》,该心理与健康文章的主要讲述的是儿童心理

在孩子面前“小心说话” 很多人以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因此在孩子面前讲话时非常不注意,就好像他根本 不存在似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锐奇教授说: “孩子在出生一年内就能够体会和理解情 感上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要比我们认为的时间要早得多,理解得也多得多。 你要充分利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机会。不要等到你认为孩子能理解和接受时才对他 表达你的情感。从孩子生出来的第一天起,你就要让他通过你对他说的话来了解这样的 事实:他对爸爸妈妈来说是唯一的、最出色的。从这一刻开始,你就已经给孩子打下了 健康心灵的基石。

多说“要”少说“不” 这里我们做个小试验:请你闭上眼睛,很响亮地对自己说: “我现在不去想有一只老 鼠。”这时,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景象 ?肯定就是一只老 ! 用“不要去做”来强迫你思 维的尝试显然是失败的。同样,对孩子经常性地用“不要这样做”来规定他的行为举止, 也是会失败的。

“不要将你的玩具到处乱放 ! ”“不要与小朋友吵架 ! ”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每天都 会从被孩子折腾得心烦的父母嘴里说出来,其实到最后几乎都是没有什么用的。 “不” 正是这一类教育方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所在。不仅是孩子,就连大人在潜意识里也根本不 会把这个“不”字听进去。 你对孩子不停地说 “不”,而到了孩子的耳朵里却变成了: “将 你的玩具到处乱放 ! ”或是“与小朋友吵架 !


夸张点说,大人的“不当语言”是促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诱因。如果一个孩子整 天听到大人对他说:“不要这么乱吵 ! ”孩子就真的会变得整天乱吵乱闹。

其实,只要父母、老师和其他与孩子有关的人能够尽可能地改变讲话的方式,就能 看到令人惊喜的好结果。比如,对孩子说: “请你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要好好和小朋友 一起玩。”这类比较正面积极的教导所带给孩子的信息,就要比前面所用的那些句子要好 得多。最重要的是,你这样对孩子说话比较管用。

当然,你不要期待一句话就会出现奇迹,但长期注意这个问题后,你就会发现孩子 的行为举止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赞扬多一点,批评少一点 游戏场,一个年轻妈妈正全神贯注地看着爬在攀登架最高一级上的儿子。很显然, 那个孩子很想尝试着冒一下险,玩出一点花样。做妈妈的这时却大声叫道: “当心,别跌 下来! ”当然,这是一个正在担心的妈妈的正常反应,但反过来,这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的 却不是担心,而是里面的潜台词: “你真是手脚不灵活,你肯定会跌下来的。我不相信你 不会跌下来。”其实,这个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真是太好了,你自己会这样小心地 往上爬,你抓得这么牢。 ”受到赞扬的孩子会觉得非常自豪,会更加集中注意力而不跌下 来。妈妈很容易就达到了目的,即让孩子小心抓牢,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而这 一切都是通过赞扬而不是批评的语言做到的。

正确和积极有效的语言能使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比较容易地达到目标,也能使孩 子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不再听到别人说他“乱七八糟”而是“有 条理”,不再是“乱吵闹”而是“安静”时,他就慢慢向着你心目中“好孩子”的方向 进了。

及时道歉 人无完人,万一你对孩子说了一些“不入耳”的话,那么请你一定要及时给孩子道 歉,要知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来自你内心的真诚的道歉,可以化解恶言恶语对孩 子的伤害。

着名心理学家、 儿童研究专家和作家米勒说, 一些不恰当的话, 如“你怎么这么傻 ?” “我对你已经彻底失望了”等等都会产生可怕的后果。如果你觉得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是 理所当然的,因而不对孩子进行道歉的话,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有时甚至会让孩子情绪崩溃,即使通过好几年的心理治疗都无法纠正过来。

小建议: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写写“语言日记” ,把你平时对孩子经常说的话或心里 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记录下来。这些“日记”会让你明白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并 尝试在与孩子说话时更多地使用积极有效的句子,相信不出几天,你就会看到你的第一 个成果。

对小孩子说话该注意的事项:

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倾听能力。 只要有可能,语言表达上要尽可能正面积极。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你要对孩子表达出你否定的态度,但尽量不要带有指责的语气。 不管孩子的年龄多大,都要经常性地表扬他。表扬时要真诚、适度,不要让孩子对 你的表扬“免疫”。

对孩子讲话,尽可能多用“我”的感受。如用“我很伤心,你总是不能和小朋友好 好相处。”来代替“你总是与小朋友吵架。

不要把语言当作一种武器来使用,而是要把它当作一种可以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和信 任的有效方式。

多使用中性的语言。如果你过多地将自己个人的判断传达给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失 去形成自己人生观的机会。 一些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事还是需要对孩子多说说。比如尽管孩子已经知道你是爱 他的,但你还是要经常要对他说: “妈妈 爸爸 爱你”。

不要总是谈论自己的孩子,而是要与他对话。 说话时要注意你的语调。


不管孩子有多大,如果你讲错了话,都要向他道歉。

三、摆脱家长错误的家教方式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 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 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做法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 的。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 特别优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点都不用你操心,你对他考中学、考大学一点忧虑都没 有,对孩子的未来一点忧虑都没有,如果你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那么才能说你的家教合 格的。如果你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做 出如下改变:

一、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方式 作为家长,应该下定决心抛弃以下八种家教方法: (一)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 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 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二)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 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 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三)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 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

(四)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 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 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很难 自由发挥,也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五)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教育。孩子的精 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

(六)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 子学习。这也是错误的方法。

(七)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 ,这样的催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 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八)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孩子 回到家里,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 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拉长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 庭中学习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abab22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5.html